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十項改革試點將加快推進
摘要: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十項改革試點將加快推進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部署落實國有企業改革工作 國企十項改革試點將加快推進 劍指影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
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十項改革試點將加快推進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部署落實國有企業改革工作
國企十項改革試點將加快推進
劍指影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制機制障礙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馬凱主持會議并講話,國務委員、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落實年,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把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向深入。要聚焦重點難點,加快推進十項改革試點;要圍繞提質增效,積極破除影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制機制障礙。
多位專家表示,當前五大經濟任務“三去一降一補”中“去產能”的重要著力點是做好國企改革,國有企業由于特殊的管理體制、特殊的職工身份等,更易成為“僵尸企業”。所以,國企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甚至將成為決定供給側改革成敗的關鍵。也因此,政府方面近期才頻繁動作。只有盡早完成政策布局以及加強改革試點啟動后的監管和反饋,接下來的改革工作才能“順理成章”,而這也是本次會議召開的主要目的。
據了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目前與《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相配套的十余個文件已經印發,其他相關配套文件也基本成熟,以《指導意見》為引領、以若干文件為配套的“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各地和中央企業緊密結合本地、本企業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各項改革工作正有序推進。
除了盡快完善“1+N”文件體系,基本完成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外,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透露,2016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將抓好的若干項重點任務中,其中一項就是要深入推進“十項改革試點”,在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上盡快形成突破。
這“十項改革試點”具體為:一是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二是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試點,三是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四是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五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六是中央企業兼并重組試點,七是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八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九是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工作試點,十是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試點。
在“十項改革試點”中,有兩項改革內容頗受市場關注。一是國家將通過試點大力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步伐;二是市場化為導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提速,特別是一些壟斷領域將在試點基礎上進一步向社會資本放開。
針對中央企業兼并重組試點,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推進中央企業兼并重組,對于解決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質化發展等問題意義重大。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向記者介紹,在模式選擇上,央企兼并重組主要有縱向和橫向兩種,縱向是通過上中下游的強強聯合,延伸和優化產業鏈;而橫向是處在產業同一個節點上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實現規模優勢。未來,要加快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經營公司的功能,成為兼并重組的運行平臺,這樣就容易用市場化的方式推進兼并重組。
此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壟斷領域將在試點基礎上進一步向社會資本放開。據張喜武此前介紹,今年上半年將確定首批混合所有制試點企業并制定實施方案,下半年正式啟動試點。而到目前為止,四川、廣東、山東、江西等多省紛紛制定推出了國企細化方案和試點計劃,一些地方專門制定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一方面,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可以通過交叉持股與國有企業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公有資本參股,非公有制經濟將共享發展紅利。值得關注的是,針對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等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空間將更大,同時有利于破除行政壟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玻璃門將消除。
本次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還強調,要著眼激發活力動力,著力提高廣大企業家和職工的積極性創造力;要進一步改進國有資產監管,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要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機制和環境。針對這一點,此前彭華崗也坦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過程非常復雜,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通過進一步擴大試點的方式,可以在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形成好的經驗,可以指導其他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所以試點更像一個“開路先鋒”,從而真正推進改革政策落地,真正實現提高國資運營效率,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培養更多一流企業的目標。(記者 林遠)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