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老九”或是附近恒星被捕獲而來
摘要:原標題:太陽“神偷”抓來“老九” 昴星宿團:一度或是太陽的哺育地。圖片來源:NASA 太陽系可能停留著一個陌生的被攔截者。科學家所認為的潛伏
昴星宿團:一度或是太陽的哺育地。圖片來源:NASA
太陽系可能停留著一個陌生的被攔截者。科學家所認為的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的第九行星可能是太陽從經過的恒星那里“偷”來的。
今年1月,Konstantin Batygin和Michael Brown宣布了太陽系邊緣潛伏著一個相當于地球10倍大小的行星的證據。Batygin和Brown最初認為,第九行星很有可能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從其內部被“驅逐”出的一個氣體巨星。其他天文學家隨后也很快認為,這顆所謂的第九行星可能是從太陽系內部遷移到太陽系邊緣的。
現在,一個團隊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認為它是從附近的恒星被捕獲而來的。
這種想法并沒有那么牽強附會。瑞典隆德天文臺天文學家Alexandar Mustill表示,太陽誕生自一個巨大的恒星團,那里大約有1000顆甚至1萬顆恒星。在如此密集的恒星群中,太陽和其他恒星有過相當近距離的碰面,并且不時與那些恒星交換行星。
“這樣的想法非常瘋狂,太陽居然會拐走一顆系外行星,然后把它帶在身邊。”利克天文臺天文學家Greg Laughlin說。
為了了解這個想法究竟有多瘋狂,Mustill和同事建造了太陽系和其他任意經過的行星系統碰面的情形。他們發現,如果一個恒星系統有一顆遠距離軌道的行星,那么這顆行星被太陽捕獲的幾率有50%。但綜合各種因素總體來看,Mustill和同事認為,第九行星是系外行星的幾率在0.1%~2%之間。
除了以上兩種觀點之外,還有一種猜想,即第九行星可能就是在天文學家觀察到它的地方形成的。盡管一些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外圍沒有足夠的物質形成一顆行星,但是哈佛大學的Scott Kenyon發現,那里可能有足夠冰冷的礫石,能夠在數千萬年的時間里逐漸形成第九行星。“現在就說哪種觀點最有可能是第九行星的形成模式仍然為時過早。”Kenyon說。最終的確切答案可能還要等到發現那顆潛伏的行星才能揭曉。(魯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