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密集開罰單 事后監管力度增強
摘要: 隨著保險行業前段業務的放開,保監會對事中事后的監管力度也在增強。近期,保監會就連續發布了多個現場檢查情況通報,大量保險公司被通報批評、行政處罰。 最近一次
隨著保險行業前段業務的放開,保監會對事中事后的監管力度也在增強。近期,保監會就連續發布了多個現場檢查情況通報,大量保險公司被通報批評、行政處罰。
最近一次是在3月29日,保監會通報了2015年組織開展的旨在打擊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亮劍行動”,首次“亮劍行動”通報了5起典型案例。太保壽險、大地財險、平安人壽電話銷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陽光人壽利用產品說明會虛假宣傳,泰康人壽銀保客戶經理利用虛假電話回訪欺騙消費者。
3月25日,保監會通報了保險公司信披核查情況,核查發現存在應披露未披露、信披不符合要求、網站展示存問題、未按要求備案四大問題,涉及55家險企,國壽集團、平安人壽、安邦財險、泰康養老、華夏人壽、恒大人壽等知名險企赫然在列。
更早時候的3月17日,保監會通報了險企2015年投訴考評情況。結果顯示,包括人保財險、太平財險在內的9家財險公司評分低于60分,合眾人壽、華泰人壽等6家人身險公司評分低于60分。
此外,從去年10月份開始,保監會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由之前的每個季度披露一次改為每月披露一次,促進了媒體、消費者等對相關保險機構的監督。可喜的是,今年前兩月,保險消費投訴量一改去年上升趨勢,同比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保監會不斷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除了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在險企風險控制方面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今年前兩月規模人身險保費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雖然保障業務也保持著不錯的增速,但更是中短存續期產品、萬能險等的暴增推動。而進入規模保費收入前三的華夏人壽,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只有35億元,保護投資款新增交費就達973億元。從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那些排名迅速上升的保險公司,都是依靠萬能險在沖規模。萬能險因為兼具保障和投資功能受到消費者歡迎,但對險企來說,也存在退保率高、負債期限短、成本高等特點,如果投資能力跟不上,膨脹的規模必然潛藏巨大風險。
針對這一情況,3月18日,保監會就下發了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的通知,首次將高現價產品的監管標準提高到實際存續期不滿5年的人身險產品,進行嚴格額度限制,不僅與償付能力掛鉤,更與凈資產掛鉤。
對于險資在二級市場的頻繁舉牌,去年底,保監會也連續出臺多個包括信息披露、風險管控等方面規定。
近些年,保監會不斷放開前段,松綁投資比例、擴大投資范圍,費率市場化,精簡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激發了保險公司發展潛力。同時,對后端的監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場檢查、壓力測試、評估通報、行政處罰等或將成常態。(證券時報記者 曾福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