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熊取膽必須終止研制替代品是出路
摘要:“以前,似乎支持活熊取膽和反對活熊取膽的,是站在矛盾的對立面;現在,我們能不能都站在‘一邊’,一起面對活熊取膽這個問題。只有坦率面對,才能找到解決
“以前,似乎支持活熊取膽和反對活熊取膽的,是站在矛盾的對立面;現在,我們能不能都站在‘一邊’,一起面對活熊取膽這個問題。只有坦率面對,才能找到解決方案。”29日,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它基金)秘書長張小海在首屆亞洲黑熊論壇上呼吁,活熊取膽的利益相關方能夠坐在一起,開誠布公,共同探索各方都能接受的多贏解決方案。
這是熊膽企業歸真堂去年年底尋求新三板上市之后,它基金第二次“喊話”,希望進行溝通。
溝通什么?張小海認為,要知道各方的利益訴求,找到問題解決之道。在活熊取膽這一話題中,動物保護界和產業界總是以對立姿態出現。2012年,歸真堂尋求A股上市,動物保護組織發起“狙擊”。該事件不斷發酵,上升為公共議題。當年,歸真堂開設微博,第一條發言下,萬人喊“滾”。
公眾態度很鮮明。根據零點公司29日發布的《中國公眾對活熊取膽及熊膽消費態度研究報告》,97.4%的公眾認為活熊取膽很殘忍,83.9%的公眾希望取締活熊取膽業;超過七成的被調查者從未購買過相關產品,而其中九成以上表示,未來也不會購買或者使用熊膽制品。
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協會文化中心主任郭紫儀直言,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她給出的建議,是要“止損”。如果熊膽企業不盡快“止損”,轉換發展軌道,未來可能將前期積累下來的財富消磨殆盡。郭紫儀表示,他們可以義務為每一個愿意尋求問題解決方案的熊膽制品企業提供咨詢,幫助他們進行轉型或者跨界。“不是無路可走,關鍵是看熊膽企業愿不愿意暫時放棄眼前的暴利,走出第一步。”
終止活熊取膽,要怎么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高級科學顧問孫全輝分享了國外的經驗。經驗并非來自發達國家,而是我國近鄰越南。越南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飼養黑熊,主要用于生產熊膽;2003年,越南與環保組織合作,推動養熊業退出;2005年,越南政府宣布禁止活熊取膽,邀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協助執行禁令,要求養熊業主登記注冊,對養殖熊進行芯片標記;已經養殖的熊可以繼續飼養,但不允許繁殖。到2015年,越南全國養殖熊數量減少至1250頭。
縱觀我國政府關于規范黑熊養殖和熊膽利用的政策法規,孫全輝指出,它們呈現出一個清晰的脈絡——監管越來越嚴格,限制越來越多。“活熊取膽產業在亞洲各國都在逐漸退出,這是大勢所趨。我們目前應加大熊膽替代制品的研究,推進成果轉化。” (張蓋倫)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