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技術培訓到田間力爭夏糧“連連增”
摘要:本報訊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楊農藝師,我這塊小麥是不是屬于脫肥呀?”3月26日上午,在正陽縣慎水鄉臺天村的一塊小麥地頭邊,村民李大旺望著發黃細弱
本報訊 (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田玉堂)“楊農藝師,我這塊小麥是不是屬于脫肥呀?”3月26日上午,在正陽縣慎水鄉臺天村的一塊小麥地頭邊,村民李大旺望著發黃細弱的麥苗,正向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楊靜麗請教著。
“不是,你這塊麥田已經出現了紅蜘蛛蟲。”楊靜麗在對麥田認真查看后告訴他,“你馬上到農藥店買氧化樂果或殺螨劑,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四五點鐘的無風天氣,噴藥防治,防治時每畝也可加入100克磷酸二氫鉀或100克尿素,這樣可以達到防蟲增產的效果。”得到楊農藝師所開的口頭處方后,李大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眼下正是春耕備播生產的關鍵時候,慎水鄉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把農技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開展各種農技培訓和田間指導,幫助群眾解決農業施肥、選種、春播等技術疑難問題。在培訓中,農業科技指導員創新科技培訓下鄉工作思路,根據科技示范戶和輻射戶的實際需要,到田間地頭,針對不同的地塊,面對面、手把手地為農民講技術,做到技術人員到戶,技術要領到人,科技成果到田,推動良種良法配套,現場講解、現場示范、現場傳技,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變農民聽為農民講,變農民學為農民教。授課老師以引導和啟發式教學方式為主,充分發揮學員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促進學員之間互動交流,有效提升科學種植水平。楊靜麗說:“過去在培訓時,總是以我為主進行講解,照本宣科,不管農民是否聽懂,學員也不會提問,學習效果不太理想。現在以農民為主我為輔,我出題與學員進行實地討論和解答。在這過程中,我通過提示和引導,將自己平時積累的經驗傳授給他們。這樣,進一步加深了種植戶的理解,也提高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豐富的培訓內容和靈活的培訓形式,不僅提供了專家、農業技術人員與農民面對面的機會,更激發了農民對科學種植技術的求知欲。
正陽縣是國務院表彰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到2015年,糧食產量已實現了“十二連增”。當前,該縣146萬畝小麥已進入了拔節孕穗期,也是各種病蟲害的多發期,為保持夏糧持續穩產增產,縣農業局組織100余名農業科技人員分包各鄉鎮、村和種糧大戶,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開處方、辦講座,指導農民科學管理麥田,并向農民朋友發放麥田管理明白紙,做到技術人員到戶、技術要領到人、技術措施到田。
據縣農業局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全縣農業科技人員已現場開具管理處方近3000個,有針對性地舉辦麥田管理講座1000多場次,發放明白紙10萬余份,已防治紅蜘蛛、紋枯病110萬畝。目前,全縣小麥的一、二類苗占麥播總面積的95%以上。
“我們一定要抓好小麥的中后期管理,再奪夏糧豐收,力爭實現我縣糧食生產‘連連增’。”該縣主抓農業生產的縣長助理陳留東說。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