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百慕大變成了“魔鬼三角”?
摘要:百慕大三角是指位于大西洋中的百慕大群島、波多黎各和美國佛羅里達州三點連線形成一片的三角海域。近百年來,這里屢屢發生海難、空難事件,而原因卻一直懸而未解,引起國際
百慕大三角是指位于大西洋中的百慕大群島、波多黎各和美國佛羅里達州三點連線形成一片的三角海域。近百年來,這里屢屢發生海難、空難事件,而原因卻一直懸而未解,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近日,來自挪威北極圈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海域找到了多個巨大水底坑穴,他們認為這些發現可能有助于解釋百慕大三角船只和飛機的失蹤之謎。
甲烷爆炸造成海面船只失蹤?
1840年8月,一艘法國帆船“洛查理”號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它好像沒有目標似地隨風漂浮。人們感到奇怪,上船一探究竟,卻發現船上空無一人,但貨艙里的貨物完整無損;1918年,美國海軍船只“庫克羅普斯”號連同船上306人一起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蹤,這是美國海軍在非戰時單次人員損失最大的事件;1945年,6架美軍轟炸機在百慕大三角失蹤,前往搜救的隊伍也同樣失蹤了。失蹤前,飛行員曾報告飛機上的方位儀失靈“一切全亂套了,連大海也好像和往常不一樣了”;1963年,“硫磺女王”號貨船在百慕大三角失蹤,只留下了兩個救生圈……
據相關統計,在過去100年間,平均每年有4架飛機、20艘船只在百慕大三角失蹤。這也難怪一些航海員和飛行員聞之色變。
近日,挪威特羅姆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巴倫支海海底發現了多個巨坑,這些巨坑的寬度超過800米、深度大約為46米。研究人員說,這些巨大的坑穴極有可能是天然氣大爆炸造成的。這片海域也極有可能代表了北極圈內淺海洋甲烷釋放的最大一片熱點區域。
據介紹,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能夠通過雷達觀測到海底的詳細圖像,這些圖像顯示了世界各地的甲烷氣體滲漏的方位。巴倫支海位于北極圈內,海底深處天然氣儲備豐富,當天然氣慢慢泄漏,日積月累之下在海底就堆積出充滿甲烷的空洞,最終發生爆炸。研究人員推斷說,可能是爆炸給正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造成了危險。有關這項研究的更多細節,將在下月舉行的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年會上公布。
海底地形導致奇異事件發生?
關于百慕大三角為什么會發生難以解釋的超常現象,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解釋。地球物理學家們也對此開展了積極的研究活動。在有些地球物理學家看來,百慕大三角奇異事件發生的原因與海底地形有關。他們認為在該地區的海底,地殼可能存在寬大的裂縫。而在地殼內部地心部分是高熱的液態巖漿,地核在液態巖漿里“漂浮”運動。
在太陽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核往往會朝地殼薄弱的方向運動,并以強大的壓力將熔融的巖漿壓向地殼有裂縫或開口的地方。于是巖漿就從這些地方噴發出來,這就是火山爆發和造山運動。當地核退去后,地殼下陷,有時會產生“吸入作用”。
如果海底地殼有裂縫或開口,遇到上述情況,就會發生海底火山爆發或海嘯。當地核退去時,大量海水會以很高的速度被吸進海底裂縫,這就會產生颶風和磁暴,這也許是使船舶、飛機失事的一個因素。
有人認為,在海底地殼的裂縫中不斷冒出大量的氣體溶解于海水中,海洋底層含有大量氣體的水被上層水沉沉地壓著,就好像一瓶被蓋子嚴嚴蓋住的汽水。一旦海洋上層壓力減小,就像把汽水瓶蓋打開那樣,下層水中的大量氣體就會拼命往上沖。因而升起濃濃的泡沫來,假如船只剛好通過泡沫最厲害的地區,就一定會在泡沫中下沉。而當泡沫沖出海面,就會形成茫茫的白霧,飛機飛進這樣的白霧里,自然會迷失方向,墜向大海。
但是關于地殼裂縫的說法,并不能解釋船舶與飛機上導航儀器失靈的現象,以及為何會有漂泊在海面上的空船。
“水凹鏡”燃化了飛機和艦船?
解釋百慕大怪異現象的另一種假說是海水漩渦說。據太空衛星發現,百慕大海域曾出現過巨大的漩渦,專家們分析,這巨大的海水漩渦有如一面巨大的凹透鏡。當陽光充足(一般事發時都是風平浪靜之后突然狂濤巨浪)且漩渦形成時,它就會反射太陽光而聚焦于一點,當有飛機此時經過“水凹鏡”焦點時,便會化得無影無蹤,輪船遇上也會遭殃。
蘇聯的物理學家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們在澡盆里盛滿水,然后用木棒攪動使水形成漩渦,再用一束特殊強光以60至70度的入射角照射澡盆中的水,一張懸在澡盆上的薄紙就在瞬間燃燒起來了。科學家們推測:如果漩渦直徑為1公里,陽光聚焦點直徑就有1米多,溫度可達上萬攝氏度,而百慕大三角里的漩渦直徑大多為200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壽命長達60多天。焦點直徑可達幾百米至上千米,按照這樣來計算,百慕大三角區焦點地帶的溫度足以使不幸闖入其中的飛機、艦船頃刻熔化,即使是稍有靠近,也能引起爆炸和燃燒。
這種假說看起來有一定道理,但為什么一點殘留物也沒有?漩渦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對于這些問題,這種假說本身并沒有充分給出解釋。
百慕大失蹤事件真是超自然現象?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船只和飛機在一望無際的大洋中失蹤的事件,是很正常的現象,用不著用超自然解說,他們認為將百慕大三角渲染的過于神秘未免有些小題大做。
此前,國家地理頻道就曾在《神秘百慕大》節目中指出,1999年厄斯特衛星發射升空后,科學家們比對了20年前的磁場衛星資料,發現百慕大三角的磁場減弱約6%,改變速度是全球最快的,這可能與地幔內的火熱液流產生亂流有關。不過,科學家不認為這樣的磁場減弱會達到影響導航系統,乃至導致飛機、艦船失事的程度。
此外,圖書館管理員Larry Kusche聯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著手研究了百慕大三角之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按比例來說,百慕大三角船只和飛機的失蹤數字,遠少于其他海洋地區,失蹤事件的數字被草率的研究夸大了,小船的失蹤報道出來,卻未提及事件的結果,也有可能是誤期或折返了。這項研究被記錄在1975年出版的《百慕大三角之謎:已解開》一書中。
■相關鏈接
其他關于百慕大三角之謎的假說
颶風說
有人曾提出這樣的假說:百慕大三角離赤道很近,距離赤道越近的地區,天氣的變化就越劇烈。從北方吹來的冷空氣同赤道的暖氣流在百慕大三角地區相遇,因氣壓相差很大,所以容易形成颶風,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使是晴朗無云的極好天氣,也會突然變壞而刮起颶風來,這種風云突變的天氣是很難預測的。因此,航行到這里的船舶或飛機都會吃虧。但是這種天氣的變化范圍不大,如果在海面上發生,到達不了海岸就會消失,因此人們也就不容易發現。
海底潛流說
有人認為百慕大三角的海底,有一股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動流向的潛流。因為,有人在太平洋東南部的圣大杜島沿海,發現了在百慕大失蹤船只的殘骸。
當上下兩股潮流發生沖突時,就是海難產生的時候。而海難發生之后,那些船的殘骸又被海底那股潛流拖到遠處,這就是為什么在失事現場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
大自然激光說
這些人認為,百慕大三角海區,船舶、飛機失事經常發生在天氣晴朗的時刻,是因為在萬里無云的晴空,太陽是激光的強大輻射源,平靜的海面和大氣上層好似兩面巨大的反射鏡,高空的強烈氣流起著操縱機構的作用,這些條件則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激光發射器,它可以射出巨大的激光束,產生強大的威力。
激光輻射流可引起局部地區天氣驟變,海面升起濃霧,海水翻騰,出現磁暴、無線電通訊受到嚴重干擾等現象,航行的船舶或飛機若是進到激光束中,就會被點燃化作一縷青煙。
月球引力說
有些天體物理學家認為,那些飛機和船只失事的日子,正好是新月或滿月時候。這時月亮、地球和太陽處在一條直線上,引潮力最大,于是引起地球磁場擾動,從而使飛機、船只的導航設備失靈,造成失事。
超時空說
1991年,一架波音727客機從東北方接近邁阿密機場。機場塔臺正以雷達跟蹤飛機,飛機突然從屏幕上消失,10分鐘后又安全降落。塔臺人員登機檢查,發現機上人員的手表與儀器上的計時器,都比正確的時間晚了10分鐘。
科學家認為,多維空間與我們存在的三維空間會出現交集。有的交集比較大,所以船艦、飛機進入多維空間后消失,有的交集比較小,因此船艦、飛機在短暫的消失后,又回到我們的時空里來。(郭曉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