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二號”海試成功驗證多項關鍵技術
摘要:“在整個航次中,‘潛龍二號’表現出良好的近海底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穩定航行能力和出色的避碰控制性能。僅在龍旂熱液區一次下潛探測中,‘潛龍二號&rsq
“在整個航次中,‘潛龍二號’表現出良好的近海底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穩定航行能力和出色的避碰控制性能。僅在龍旂熱液區一次下潛探測中,‘潛龍二號’就先后有效地完成了30多次規避障礙的控制。”提起海試過程,“潛龍二號”總設計師、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劉健難掩興奮之情。
“‘潛龍二號’西南印度洋的試驗性應用,成功驗證了‘潛龍二號’的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我國深海硫化物熱液區自主探測技術裝備的空白。”劉健說。
本次海試分為驗收試驗和試驗性應用兩個階段。在第一航段的驗收試驗中,潛水器共8次下潛,首次使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AUV進行洋中脊熱液區大洋探測任務,獲得了斷橋、龍旂熱液區的近海底精細三維地形地貌數據和磁力數據,同時發現斷橋、龍旂熱液區多處熱液異常點,獲得洋中脊近海底高分辨率照片,取得我國大洋熱液探測的重大突破。
在第二航段的試驗性應用階段,“潛龍二號”探測面積達218平方公里。“其中,單次下潛最大探測時間達到32小時13分鐘,最大航行深度超過3200米,連續4個長航程的成功探測成績也創下了我國深海AUV之最。”劉健說。
此次海試中,完成近海底精細地形地貌探測和熱液活動區的近底光學探測也是“潛龍二號”的一項重要功能。“潛龍二號”采用了測深側掃聲納水下實時信號處理技術,實現了深海近海底高精細地形地貌快速成圖;熱液活動區的近底光學探測則是通過拍攝的照片,確認熱液噴口及礦產資源。(郝曉明)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