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大學生報名“創新工程實踐”學分慕課
摘要: “何為創新?”面對主講人、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的提問,北大現場的學生都在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創新就是之前沒人做,但成功后人們爭相模仿。&rdqu
“何為創新?”面對主講人、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的提問,北大現場的學生都在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創新就是之前沒人做,但成功后人們爭相模仿。”而外地高校學生通過互動教室也在踴躍發言,山東大學學生說:“創新不是虛空,而是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從無到有、從有到更好的創造和更新。”鄭州大學的莫凡同學說:“創新有大創新和小創新,大創新是某領域標桿性的作品,今后產品離不開這個產品影子,而小創新是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改變。”
由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北京大學和智慧樹網聯合出品的——《創新工程實踐》共享學分課的首場跨校直播互動課近日在北京大學開講。本門課程是首門創新類學分慕課,集“互聯網+教育+創新”三大熱點元素于一身。
直播課當天,全國72所高校,近3萬名選課學生在線收看。在現場,通過直播互動教室以及電腦端、App端的在線直播,山東大學、鄭州大學、四川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三亞學院、新疆大學等遍及東中西部的高校學生也能在第一時間與北大教授、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實時交流。
課程教學團隊由北大7個學院,以及校外優秀企業導師組成,共開展16次直播教學互動,從多個視角詮釋“創新創意是靈魂,工程設計是根本,實踐管理高水準”。
北京大學學生鄭琪霖在課后興奮地表示:“今天比較有意思,現場很high,和其他學校學生碰撞一下思想,開拓一下思路,比較有利于創新。”(戴長瀾)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