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廣: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筑牢綠色發展底線
摘要: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筑牢綠色發展底線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德廣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九屆“中國水周&rdqu
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筑牢綠色發展底線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德廣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圍繞綠色發展進行了重要論述。水資源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是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性支撐。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需要我們堅持中央“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水治理新思路,發揮水資源管理紅線倒逼機制,強化水資源管理紅線剛性約束,加快推進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保護經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走綠色發展之路。
一、深刻認識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意義
(一)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2011年決定,把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強調進一步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將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這是黨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國基本國情水情和經濟發展新常態、準確判斷“十三五”時期水資源嚴峻形勢的基礎上,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針對水資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指導方針和總體要求。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決策部署,把水資源管理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這種背景下,全面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考核,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
(二)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解決我市水資源問題的現實需要。由于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水資源利用方式粗放、農業大水漫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低、居民生活節水意識淡薄、水環境污染防治壓力加大等,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凸顯。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
(三)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綠色發展的需要。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在水資源總量有限,而用水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采取強有力的剛性措施,守住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三條紅線”,讓水資源要素在我市經濟布局、產業發展、結構調整中成為重要的約束性、控制性、先導性指標,引導各地自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布局,拓展發展空間,以盡可能少的水資源消耗和水環境代價,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雙贏,筑牢綠色發展的底線,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二、準確把握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總體要求
(一)準確把握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控制目標。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最直觀和通俗的表述就是“三條紅線”,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紅線,這是高壓線,也是底線,不能突破。省政府給我市規定了不能逾越的紅線指標:我市用水總量到2020年要控制在11.
(二)準確把握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一是尊重自然、人水和諧,促進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均衡。二是以人為本、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產發展、人居環境等方面問題。三是統籌兼顧、系統治理,立足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系統解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問題。四是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健全水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增強水資源管理內生動力。五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完善適合市情水情的水法治體系,把水資源管理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三)準確把握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優先環節。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在總量控制方面,加快推進水量分配,強化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與監測預警機制,形成水資源節約保護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機制。在強度控制方面,加強用水定額和計劃管理,健全取水計量、水質監測和供用耗排監控體系,全面推進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城鎮生活節水,大力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充分發揮水價在節水中的杠桿作用,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全面推行城鎮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推動形成節水型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四)準確把握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責任主體。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了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用水戶的責任。政府對本轄區水資源管理紅線指標的落實負總責, 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管理水資源,落實“三條紅線”。各有關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工作。用水戶履行節約保護水資源義務,依法接受監督管理。根據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實施辦法和獎懲措施,并把考核結果作為核定區域年度用水量和評價各級政府執政能力及發展實績的重要依據。
三、強力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一)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明確工作主攻方向,找準薄弱環節,在已有制度框架下,在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完善各項具體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各項制度的具體內容和實施要求,切實提高各項制度的可操作性,形成嚴密、精細、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使每一項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管理行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進一步落實管理措施。按照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嚴格執行超總量指標區域限批政策,堅決遏制不合理的新增取水。大力推動規劃水資源論證工作,限制高耗水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嚴格執行用水定額標準,嚴格節水“三同時”管理,大力推進灌區節水和工業節水技術改造,普及節水型產品,對取用水大戶實行重點監控。嚴格規范審批入河湖排污口,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強化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切實強化執法檢查,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堅決查處違反水資源管理的各類違法行為。
(三)進一步健全保障機制。將建設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礎性支撐,加強以重要控制斷面、重要水功能區和地下水超采區為重點的水質水量監測能力建設,加強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計量監控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布局水資源信息監測站網,建立市縣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水資源監測網絡,加快建設步伐,盡快實現水資源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建立保障水資源管理穩定投入制度,拓寬投資渠道,建立長效、穩定的水資源管理投入機制。嚴格水資源費征收與使用管理,建立擠占挪用水資源費嚴格問責制度,確保水資源費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確保水資源費用于保障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落實。
(四)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各方面,貫穿于水利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著眼于水資源利用更加高效,切實把節水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全過程,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從根本上破除水資源短缺瓶頸。著眼于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從嚴核定水域納污能力,加快建立以水域納污能力倒逼陸域污染減排的綜合治污和保護模式。著眼于生態功能全面提升,大力實施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切實提升河流、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筑牢水生態安全屏障。
(五)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要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基層情況,著力解決基層水利部門在水資源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既要堅持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傳統、好做法,又要不斷研究新情況,在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上有所創新和突破。充分借鑒土地管理、節能減排等領域的管理經驗,不斷為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各項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緊跟科技發展步伐,以科技創新推動水資源管理現代化進程。積極推廣應用國內外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突出抓好水資源管理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不斷提高水資源管理的科技支撐能力。
(六)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需要政府部門的履職落實,需要各方面的協同合作,需要每個人的支持和努力。要廣泛深入開展基本水情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平臺和新興傳播手段,深入解讀上級決策部署,追蹤報道最新工作動態,及時介紹典型經驗,形成輿論強勢,提升宣傳效果,把藍圖變成每個人保護水資源的實際行動,讓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與環保生態“紅線”和耕地“紅線”一樣深入人心,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