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國:做自己非常喜歡的事情
摘要:做自己非常喜歡的事情——鬧市中的“閑人”李保國□晚報記者 王瑩 實習生 劉亦洋 文/圖穿過不到3米寬的小巷,耳聞確山二小孩子們的嬉鬧聲,記
做自己非常喜歡的事情
——鬧市中的“閑人”李保國
□晚報記者 王瑩 實習生 劉亦洋 文/圖
穿過不到3米寬的小巷,耳聞確山二小孩子們的嬉鬧聲,記者找到了正在悠閑品茶的著名書畫家、收藏家、作家李保國。
李保國,字子玉,號棲鳳軒主人,別號友蘭齋主,1968年生于確山縣,系中國國家電力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收藏家協會會員、駐馬店市收藏家協會理事、確山縣職工書法家協會主席。自幼勤習書法、國畫,喜愛收藏。師從書法大師白煦、苗培紅。
每件藏品都是他的至愛。
鬧中取靜
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它以漢字為載體,依據漢字之形體,借助筆墨紙硯,在書寫的過程中表現特殊的技巧、形式、風格、意蘊等深層次的精神追求。
李保國自幼勤習書法、國畫,師從書法大師白煦、苗培紅。對于李保國的字畫,著名書法家白煦曾這樣評價道:“事書法創作研究數十年,師古而不泥于古,博采眾家,卓成新貌。”
李保國把自己寫字比作禪,從中細細體會毛筆在紙上的觸動。眼神在字帖與紙上來回掃描,筆在紙上或緩或急地移動,揣度作者當時的心態和意趣,寫累了就泡杯熱茶休息一下。
“書法藝術給人美好的享受。欲達美好之境界,在乎書家必備的美好心境和真誠心態。我練習書法30多年,自唐楷入手,后轉入古樸渾厚的秦漢帛書。春去秋來,寫字對我已經不僅是一種興趣,更是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依托。”李保國說。
記者問:“天天這么吵,你怎么受得了?”李保國的書房和確山二小只隔著一道墻,采訪過程中,記者幾次都被校園里孩子們的嬉鬧聲和響亮的上下課鈴聲打斷。
“我不覺得。你靜下心來,就聽不到了。”李保國說。
看著李保國認真執筆的模樣,記者突然想起一個典故:六祖慧能至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看來,是記者自己沒有靜下心來。
李保國的“聞蘭書屋”門前懸掛著一副“閑居足以養生,至樂莫如讀書”的木質對聯是他自己刻的。
字如其人。博覽群書的李保國被傳統文化浸潤后,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儒雅、沉穩的氣質。
與李保國對視而坐,記者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于他作為一個收藏界“大雜家”的氣場。
記者了解到,李保國花60萬元錢收藏的一幅字畫,現在價格已翻了幾倍。一位資深藏家向記者透露,他到李保國家做客,每次見到的新朋友都不下10個,很少見過李保國一個人在家里坐著的。
李保國對老朋友或剛見面的陌生人,總是以禮相待,從不擺架子。
收藏界一直被視為藏龍臥虎的地方,不管是對書畫、陶瓷、家具這些傳統收藏品,還是對奇石、蘭花這些在現代才比較熱門的藏品來說,每一個獨立的門類下都“牛人”輩出。李保國能夠在其中左右逢源,并獲得“老師”的尊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謙虛好學、古道熱腸。
收藏界的“雜家”
“聞蘭書屋”里擺滿了書。
“我在家里排行最小。父親很疼愛我。我小時候,父親愛給我一些零花錢,三五分的我都攢著。小伙伴們想買吃的玩的,就拿家里老人的銀戒指、銀耳環給我換。我感覺那些物件既好玩又好看,就都保存著。我現在還保存著小時候換來的一個20厘米長的雕龍銀簪子。”李保國說。
“我從來沒有數過自己的藏品,感覺可以開一個小型博物館了。”李保國說,他到過許多地方,每去一個地方,都會到當地的古玩市場轉轉,順便買點兒自己看中的東西。長期積累下來,家里已存放有幾千件藏品。李保國在收藏界頗有名氣,圈內很多人都尊稱他為李老師。
記者在李保國的書房里看到,3個大櫥柜擺放得滿滿的,大件兒有瓷器、紫砂壺、鎏金佛像,小件兒數不勝數。
“我收藏的字畫很多都沒有裝裱。我把它們放在專門的樟木箱子里,每個箱子里放上碳包,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潮、防蟲。我還有一個專門盛放物件的房間,藏的東西比這多。”從金銀幣到和田玉,從翡翠到蜜蠟,從沉香、紅木到瓷器、字畫,李保國都有涉獵。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為什么要收藏這么多東西,因為作為一個收藏界的“雜家”很辛苦,不僅需要學很多知識,而且投入巨大。 “我是真的喜歡,我的藏品從來沒有賣過,因為它們在我心里是無價的。”李保國對記者說。
“聞蘭書屋”的主人
“如果讓你在收藏和書畫中選擇一個更喜歡的,你會選哪一個?”記者問。
“收藏和書畫對我來說就像是魚和熊掌,我哪一個都不會放棄,而書便是它們兩者的紐帶。” 李保國答。
“一開始搞收藏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分不清哪是真的,哪是假的,我就買來很多專業資料學習,收藏什么就要將與其有關的人文歷史了解清楚。困為喜歡書畫,便要觀摩眾多名人字畫,與古人為伴。一來二去,也就讀了不少書。” 書架上密密麻麻擺放著的書籍,真可謂古今中外,品種繁多。
“這些書你都讀過?”記者驚訝地問。
“是啊,讀書讓我很快樂。”李保國說。
“上小學的時候,沒錢買書便去新華書店看,只要你愿意花時間待在書店,就可以把自己想看的書看完。”李保國說。
李保國最喜歡的古人是鄭板橋,更愛鄭板橋畫的蘭花。在鄭板橋眼中,蘭竹石,能代表人的堅貞不屈、正直無私、堅韌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潔等,因而其題畫的詩字字句句,托物言志,意境深遠。這也是李保國所喜愛和提倡的,為此他把自己的書房起名為“聞蘭書屋”。
李保國平時的生活十分規律,早上起床后,先為自己泡上一壺茶,細細品之,一天便在這茶香裊裊中開始了。
雖居鬧市,但鬧中取靜。結廬數間,庭前校園,植花草若干,又置雞舍,一如農家,時聞雞鳴。遇客至,設酒殺雞待之。亦有鴻儒往來,品佳茗自樂或談天說地。遇閑暇,或舞墨于紙,或吟詩作賦,亦或賞玩珍奇,似有與古人談天之感,常覺樂無窮也。
李保國覺得,身為書法家,所傳承的已經不僅僅是一門文化,更是一種思想、一種人生,因此他常常要求自己要以誠對友,以誠待人。
如今,李保國在書法和收藏方面招收了6個徒弟,最大的有40歲,最小的27歲。李保國說,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并且在傳承中,才能得以創新和發展。在家里,李保國也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在他的影響下,兒子也喜歡上了收藏,并專門學習繪畫。
閑來無事時,李保國還喜歡去老城逛逛,老城的一石、一磚、一瓦,無不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李保國用一雙細膩的眼睛,在文學和生活的交會處,捕捉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發展的印記。
“人活一輩子,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難得。” 李保國說,因為他現在所做的事情,都是他真正喜歡的,所以才能生活得如此真實、純粹。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