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教育叫“吃苦”
摘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句教子箴言。艱苦的條件能讓孩子理解生活的不易,明白很多問題需要靠自己解決。這樣孩子才會更珍惜,更努力,更自立。 我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句教子箴言。艱苦的條件能讓孩子理解生活的不易,明白很多問題需要靠自己解決。這樣孩子才會更珍惜,更努力,更自立。
我是一位70后父親。10多年前,我從農村來到城市,白手起家,一點點攢錢、買房、還貸,雖在城市立足,但并不富裕。所以,我的孩子很早就學會了獨立。別人家孩子上學有車接送,我的孩子就只能“享受”自行車。高中住校離家遠,每次回家都要折騰一兩個小時,路上遇到問題,他只能求助于自己。
在物質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雖然我們不必苛求,一定要讓孩子重走我們的“老路”,放牛、打水、割麥,但是也別讓孩子太享福。大人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孩子甚至連剝雞蛋、系鞋帶都不會,那他們如何能獨立、怎么能成長呢?所以,適當地給孩子吃一點苦頭,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教育,其實是大有益處的。
然而中國父母的“犧牲精神”有時是有些過分的。我觀察到,有很多父母寧愿自己吃苦,也不愿讓孩子受一點罪;不惜代價給孩子用好東西,自己卻極為節省。孩子上學之后,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只有一條——好好學習。而孩子也慢慢變得心安理得,只知索取,不懂回報,甚至出現人格上的缺失。
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升階梯。”太享福,反倒容易好逸惡勞。所以,不妨讓孩子接受一些“吃苦教育”,培養起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獨立自主的精神。讓孩子“早當家”,別讓孩子太享福,這才是真正的愛。
責任編輯:yss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