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讀中學走得很容易? 面臨四大挑戰怎破解?
摘要: 低齡孩子出國留學,更需要各方面的提前輔導和后續支持。 近日,教育部下發文件,對小學、初中的招生方式有了新要求,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校劃片。另一方面,
低齡孩子出國留學,更需要各方面的提前輔導和后續支持。
近日,教育部下發文件,對小學、初中的招生方式有了新要求,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校劃片。另一方面,中考報名在即,今年廣州首次迎來“指標到校”、“英語聽說考試”……有家長擔心招生及考試政策頻繁變動會加大孩子升學的難度。
不在國內升學,出國讀也是另一條出路,不過這條路走得也不容易。李媽媽把孩子送到了美國加州某所中學,現在孩子已經升讀了波士頓大學本科。李媽媽認為,讓孩子出國最大考驗不是錢,是如何面對“不舍得”。而對于初中就出國讀書的孩子來說,在國外會面臨哪些考驗?該如何應對呢?
考驗一:插班很難融入當地圈子
建議:從初一或高一讀起
剛出國沒有朋友,感覺孤獨,是很多留學生的最大感受。事實上,學生低齡留學,如果不是從七年級(國內初一),或者九年級(國內高一)讀起,就很可能要做國外班級的“插班生”,要主動去融入班級內已經固有的各種朋友圈,結識本地的新朋友并不容易。
啟德教育廣州公司副總經理王麗霞建議,不想做“插班生”的學生,不妨初三就出國讀,在國外完成較為完整的高中課程,一群新同學更容易互相認識,學生也能更快地融入海外學習。而且,學生有更長的時間適應海外生活、學習,不需要一入學就準備升大學的申請。
考驗二:不能接納不同觀點
建議:提前接觸不同文化
一些學生特別喜歡評價他人,并希望別人也采納自己的觀點。比如自己認為一個模特不漂亮,如果別人持不同看法,就會對別人說:“你審美有問題,這個模特一點都不漂亮。”事實上,學生在國外,不要去隨便評價別人,要勇于接納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價值觀。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沒出國前,就讓他出國游學,或者在國內多跟外籍老師交流,接觸不同背景的人,或者多看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書籍和電視節目等,提前接受大量的文化沖擊,打好“預防針”,學會接納、尊重他人的想法。
考驗三:年齡小缺乏自我約束力
建議:可尋求境外管家服務
孩子出國在外,學習、生活都全靠自己的主動性,特別是自主學習,家長很難進行遙控教育。如果家長單純希望孩子出國后就能脫胎換骨,馬上學會主動學習,不太現實。所以,建議家長為這類孩子選擇管理較為嚴格的學校。部分海外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服務,包括定期在中國各地開家長會、定期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及生活適應情況等。
另外,家長可以在孩子出國前,就尋求留學機構的海外分公司幫助。有些機構的境外分公司能提供境外管家服務,全程負責監督孩子學習進度,給予孩子學習、升學等建議,同時將學校、老師意見及時反饋給家長。
考驗四:英語成績雖好卻不能聊天
建議:加強生活用語鍛煉
很多學生在國內,習慣了老師在講臺上面講,他在下面聽,只聽不說。但在國外,老師最怕害羞、不說話的學生,因為不知道學生是否聽懂了,喜不喜歡這個課程,能否掌握知識點。老師寧愿學生努力去表達,哪怕是英語有誤,也能知道學生掌握的進度,幫助學生提高。
建議學生出國前多進行一對一的英語語言輔導,提高說話的能力與自信。對于在國內英語成績已經很好,也愿意開口說話的學生來說,也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面臨一段聽不懂、說出的英語別人也聽不懂的英語適應期。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好,只是代表能聽懂、看懂國內的英文教材,但不能聊日常生活,很多生活用語都不會。而且老師、同學、寄宿家庭爸媽講話可能會英語發音不標準,可能會講得太快,還會添加很多當地的俚語。所以,學生應積極增加英語生活用語的鍛煉,看一些生活化的場景電視劇,提高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專題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李瓊)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