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借“專屬理財”攬客 經理:想買必須靠搶
摘要:銀行借“專屬理財”攬客 客戶經理:想買必須靠搶 自2014年11月份以來,央行多次降息,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負面影響日趨明顯。今年3月1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
銀行借“專屬理財”攬客 客戶經理:想買必須靠搶
自2014年11月份以來,央行多次降息,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負面影響日趨明顯。今年3月1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流動性寬松的預期無疑讓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雪上加霜,平均預期收益率即將“破4”也成為了業界共識。
不過,上周“三八”婦女節到來,多家銀行推出了節日專屬理財產品,因預期收益率高于同類型同期限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吸引了不少客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暫時有了小幅度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發現,除了“節日專屬”理財產品,各銀行的“專屬產品”種類也是逐漸增多。銀行理財經理大多建議,對在售的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盡早購買鎖定收益。
“專屬產品”品類繁多
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82家銀行共發行了811款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增加3家,產品發行量減少34款。在收益率方面,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0%,較前一周增加0.04個百分點。其中,預期最高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共2款,市場占比為0.25%,環比下降0.11個百分點。
資料顯示,2015年,銀行傳統的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性人民幣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從5.25%降至4.39%。2016年開年以來更是一路下跌至4%都岌岌可危的水平。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目前,城商行的銀行理財產品優勢明顯,客戶大多可以買到5萬元起投,預期收益率在4.5%以上的產品,部分產品可達到5%以上的預期收益率;股份制銀行的收益率次之,國有大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最低,多在4%以下。
據本報記者走訪了解,上周,民生、平安等多家銀行推出了“女神節”專屬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多在3個月以內,起投金額為5萬元,產品預期收益率達到4.65%以上。
除了“女神專屬”,各銀行的其他“專屬產品”也是品類繁多。例如,民生銀行推出了“新客戶專享”、“電子銀行專享”、“高端客戶專享”等產品,預期收益率在4.4%以上;華夏銀行推出了“社區支行專屬”、“老年客戶專屬”、“白金客戶專屬”等,預期收益率在4.35%以上。
另外,“微信銀行專屬”、“夜市專屬”、“百萬專屬”、“鉆石客戶專屬”、“晉級客戶專屬”、“未評級客戶專享”、“醫保關聯客戶專屬”、“移動客戶專屬”、“代發工資客戶專屬”等專屬產品也出現在不少銀行的理財產品在售明細表上。
這些“專屬產品”的起售金額一般較低,并且預期收益率比同類型產品高0.1個-0.4個百分點,吸引了許多投資者購買。
不過,這些“專屬產品”并不是隨時都能買到。一位浦發銀行的客戶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我行‘新客理財’產品期限為188天,起投金額為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65%,每周三早上九點開放。不過一般會在起售一個小時內售完,最遲也不會超過中午。”
民生銀行的理財經理也表示:“專屬產品一般兩天內就全部售完,需要盡早搶購。”
盡管收益率一直在下滑,但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財產品仍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本報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銀行的理財經理都表示,“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只有1.5%,遇到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還是盡快出手。”
保險理財繼續受追捧
除“專屬產品”外,保險產品也是理財經理推薦的重點。
在本報記者走訪的幾家銀行網點,保險產品的宣傳單都貼在銀行展示板的醒目位置,尤其收益率一項均用醒目加大字號標示。
一個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在降息的大環境下,保險產品的收益率優勢明顯,產品還附帶一些保障,受到投資者的歡迎。目前該行代銷的是一款三年期的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為5.25%,并且保本有保底收益。
在本報記者走訪的銀行網點中,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在收益率上相對于其他理財產品更有競爭力,在客戶經理的推介中,一般兩年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多在4.5%-5%之間,三年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多在5%以上。(記者 劉 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