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咳嗽
摘要:【概說】 咳嗽為肺系疾患的主要證候。其發病原因,有外邪侵襲,肺氣不得宣暢而咳嗽;也可由肺臟的病變,或其它臟腑有病,影響肺臟所致咳嗽。常見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
【概說】
咳嗽為肺系疾患的主要證候。其發病原因,有外邪侵襲,肺氣不得宣暢而咳嗽;也可由肺臟的病變,或其它臟腑有病,影響肺臟所致咳嗽。常見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疾患。
【病因病機】
(一)外感:肺主氣,為五臟之華蓋,上連喉嚨,開竅于鼻,外合皮毛,職司呼吸,一旦遭受外邪侵襲,肺衛受邪,肺氣壅遏不宣,肺氣失其清肅,因而引起咳嗽。
由于四時氣候變化不同,人體所受外邪各異,因而臨床上分為風寒咳嗽和風熱咳嗽兩類。
(二)內傷:由于肺臟功能失調,或他臟有病,累及肺臟而致的咳嗽為內傷咳嗽。常見的有肺燥陰虛,肺失清肅之咳嗽;脾陽不振,聚濕為痰,痰濁上漬于肺,影響氣機出入所致之咳嗽;肝氣郁滯,日久化火,木火灼金傷肺之咳嗽;有肺腎陰虛,肺失宣降,清肅無權,而導致咳嗽。
【辨證治療】
(一)外感咳嗽
1、風寒
主證:咳嗽喉癢,痰液稀白,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
2、風熱
主證:咳痰黃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熱,或見頭痛,惡風,有汗等表證,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取手太陰、陽明經穴為主。風寒咳嗽針灸并用;風熱證只針不灸,以宣肺解表。
處方:列缺、合谷、肺俞。
隨證配穴:咳嗽伴咽喉腫痛:少商;發熱惡寒:大椎、外關。
方義: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里,取肺之絡穴列缺,大腸之原穴合谷,以散風祛邪,宣肺解表;肺俞為肺這背俞穴,功可通調肺氣,加強宣肺解表之效;咽喉腫痛,少商放血以泄肺熱;發熱惡寒用大椎、外關以退熱解表。
(二)內傷咳嗽
1、痰濁阻肺
主證: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脘痞悶,胃納減少,舌苔白膩,脈滑。
治法:取背俞和足陽明經穴為主。針刺補瀉兼施,并可加灸,以健脾化痰。
處方:肺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尺澤、豐隆。
方義:肺俞、脾俞補益肺脾之氣,以增強肺這宣降,脾之運化功能;中脘、足三里健脾胃以化痰濁;尺澤瀉肺以止咳,豐隆化痰以降氣。諸穴共收健脾化痰止咳之效。
2、肺燥陰虛
主證:干咳無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鼻燥咽干或咽痛,或痰中有血絲,甚則咳血,潮熱,顴紅,舌紅苔薄,脈象細數。
治法:取肺之俞、募穴為主。針刺平補平瀉法,以益陰潤燥,清肅靜肺氣。
處方:肺俞、中府、列缺、照海。
隨證配穴:咯血加孔最、隔俞。
方義:肺俞、中府,俞募穴相配,以潤肺調氣;列缺為肺經絡穴,通于任脈,以清肅潤燥止咳,配照海養陰生津以清利咽喉;孔最為肺之郄穴,主治急癥;隔俞血會,功專止血,兩穴相配,以止咳血。諸穴共奏益陰潤燥,清肅肺氣,止咳止血之效。
【其它療法】
1、耳針
取穴:肺、氣管、神門、脾
方法:取雙側,中等刺激,留針10-20min,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并可用王不留行貼壓耳穴。
2、皮膚針
取穴:頸背部督脈、膀胱經、喉兩側。
方法:輕或中度叩刺,每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民間偏方大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