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能否“代言”創新力
摘要:原標題: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能否“代言”創新力 ■兩會聲音 “現在各種報告都用數據說話。‘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代表創新
■兩會聲音
“現在各種報告都用數據說話。‘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代表創新驅動的,就有一條‘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6.3件提高到12件’,可這個指標真的能證明創新驅動能力嗎?”3月7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副所長周玉梅委員有點“異議”。
周玉梅看來,達到這個指標并不太難。“只要是國家規劃綱中列出來的目標,地方政府、各級科技部門都會依據綱要中的指標數字去一條一條落實。定下明確的數字指標,每獲一項發明專利都有對應的獎勵機制,指標數一下就能上來。”
單看數字,周玉梅的觀點似乎真能找到一些對應。
2011年,我國“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首次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3.3件的量化指標列入了“十二五”規劃目標,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15年,我國實際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了6.3件。
短短4年間,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幾乎翻了一倍,是否意味著這個指標真的“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我不這么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特種陶瓷研究所副所長賈德昌委員為這個指標“喊冤”:“以前,我也對將論文和專利數量作為教師和研究人員考核晉升評價指標比較反感,但有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
賈德昌所說的,是自己承擔十二五期間國家重大專項“高端光刻機研發項目”(簡稱02專項)時的經歷。
彼時,進口一臺套高端光刻機價格昂貴,但我國每年要進口大量的這類光刻機。而世界上最先進技術的光刻機,只有荷蘭一家公司能制造,甚至技術強大如美國和日本的公司也只能“望洋興嘆”。
02專項中,賈德昌主要研究先進陶瓷基復合材料,用于光刻機中對強度、韌性、耐高溫、耐燒蝕、抗氧化等特性要求頗高的部件。
在研發這種關鍵材料的過程中,賈德昌很快發現了專利的重要性:“不及時申請專利的話,國外公司很容易用專利群把你的這項技術給覆蓋掉。這意味著,即使研發出來,你的產品也無法商業化。現在我們的科研跟國際接軌越來越多,遵循國際規則和慣例,從科研產業化角度來說,申報專利很重要。”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指出,專利的數量是基礎,質量是關鍵。我國已經是專利大國,但跟專利強國相比,基礎型、原創型、高價值和核心專利相對較少,需要進一步提升專利的質量。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國際通用指標。在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專利中,發明專利技術含量最高、創新價值最大、核心競爭力最強,保護期也最長,可達20年。通常認為,它是最能體現一個地區自主創新能力,衡量一個地區科研產出質量和市場應用水平的綜合指標。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應該是體現公民科技素質的一個指標。理性的看,我認為不能說我們國家的論文多了、專利多了。實際上按人均數量來說,我們還遠遠不夠。”賈德昌說。
但賈德昌也認為,對這樣的指標需要加強監管,“一旦發現造假,要嚴厲處理。沒水分的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才能代表創新驅動發展的質量。”(記者 俞慧友)
(科技日報北京3月10日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