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賣肉才子”成名后戰戰兢兢 創辦屠夫學校
摘要:陸步軒 此圖由Gettyimages提供 2003年7月,媒體一篇《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激起千層浪,讓“陸步軒”這個名字廣為人知,并引起社會“就業觀念、人才標
陸步軒
此圖由Gettyimages提供
2003年7月,媒體一篇《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激起千層浪,讓“陸步軒”這個名字廣為人知,并引起社會“就業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的大討論。2013年4月,陸步軒登上北大職業素養大講堂,自稱“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激起了更大的爭議。陸步軒平靜的生活被打破,有一陣子,他很躲避媒體。其間,誤解甚至傷害時有發生,他為此沉默了許久。那么,這些年他究竟經歷了什么?如今,他又在做什么呢?隨著新書《北大“屠夫”》的出版,記者專訪了陸步軒。
兩次引起熱議
陸步軒出身于陜西農家,不善言辭,但他很認真地回答記者的每一個問題,生怕記者聽不清楚,力圖字正腔圓,還一直謙和抱歉自己“不善口頭表達”。他的文字卻又文采飛揚、幽默恣肆。
這種反差一如他的人生,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錯位的人生。
2003年7月,《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的報道引起社會極大的關注,陸步軒一夜之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他說:“感謝媒體的關注,讓我曾經一鳴驚人。”后來,在當地政府的關注下,北大中文系畢業的他進入一家事業單位從事文字工作。
當時的北大校長許智宏屢次邀請陸步軒回北大做演講,一開始他都婉拒。直到2013年,他終于去了北大演講,在演講里,他說他只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而又為生活所迫,在西安街頭擺攤賣肉的小販。“給北大抹了黑,給母校丟了臉”這句話嘩然一片。多年過去,回顧當年的演講,陸步軒很坦然地說:“我這話其實是替一部分人說的,在傳統上,人們認為北大是培養各種‘家’的,而我是比較另類的,所以就那樣說了,這句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就我自己來說,其實很大程度是自嘲。”
但世事滄桑,誰知道下一個路口是怎樣的呢?
成名后反而戰戰兢兢
一夜成名后,陸步軒說話做事都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唯恐留下什么蛛絲馬跡,被人揪住弄得沸沸揚揚,甚至被誤解、非議、戳脊梁。“同情、憐憫我的人說我時運不濟;對我抱有成見者則說我脾氣暴戾,自命清高,能力不濟。其實,我就是個凡夫俗子,吃五谷雜糧,生喜怒哀樂,人品與為人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高尚,只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隨遇而安,不肯落井下石或者錦上添花,不會轉彎抹角,陽奉陰違。”陸步軒誠懇地剖析自己。
出名后,媒體蜂擁而至,“剛開始,我出于禮貌予以接待。但后來,來人實在太多,又找不著合適的借口予以拒絕,只好關掉手機,東躲西藏,避而不見”。
有出版社的同志幾次登門約稿,但當時他要為生活奔波,實在抽不出時間與精力靜下心來,而且,“多年與筆墨無緣,不讀書,不看報,更不寫東西,唯恐寫出的文字難登大雅之堂,貽笑大方”。后來,發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讓陸步軒受到傷害,耿直的他最終決心還是拿起紙筆,寫下這本《北大“屠夫”》。寫完書后,想想他又忍不住好笑,“我的人生故事寫出來就像一場惡作劇,一則黑色幽默——好在大家都知道我是個言辭木訥、不茍言笑、老實巴交的家伙,缺乏糊弄人的心眼,更不會杜撰故事,嘩眾取寵。這一點至關重要。”
發揮優勢 創辦“屠夫學校”
雖然當年是為了生計開始賣豬肉,可是也由此練就了陸步軒慧眼識肉的本事和一刀下去精準到兩的絕技。2007年,北大校友陳生去市場買菜,從中捕捉到商機,開始做土豬品牌。陳生說:“賣豬肉比賣電腦還有技術含量。”起初陸步軒也不理解這句話,后來想想,還是有道理的,畢竟電腦零件是機械加工的,很規范,嚴格按照程序組裝即可;生豬是自然生長體,個體差異很大,大多數情況下全憑經驗把握,對分割師的技術要求很高。陳生看重陸步軒的誠實和質樸,2008年,他們共同在上海和廣東創辦屠夫學校,既有實際經驗和又有文字功底的陸步軒負責編寫教材。
隨《北大“屠夫”》一書附贈的小冊子,其實是一本“豬肉通”:揭秘豬肉內情,教你如何挑肥揀瘦,選購放心肉。說到底,陸步軒這個吃虧吃得太多的人,不希望其他人吃虧。
在過好生活的基礎上
多為社會做有益的事
對話陸步軒——
在過好生活的基礎上
多為社會做有益的事
廣州日報:如今回頭看,覺得北大的經歷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陸步軒:考入北大的人,只能證明他們天賦高,文化課學得好,其他說明不了什么。對于我個人而言,我從封閉落后的農村來到首都,在北大學習生活了四年,開拓了眼界,學習了專業知識。如果我沒有北大四年的經歷,無論干什么工作,都不會引起社會的關注,正因為有了這個經歷,北大學子與賣豬肉的,形成很大反差,在別人眼里簡直是云泥之別。我的“出名”就源于此差異。
廣州日報:和校友一起創辦屠夫學校,您覺得您在這行的優勢在哪里?
陸步軒:我平時還是在西安,但作為陳生的特別顧問,我經常去廣州,我主要是用自己豐富的市場經驗來指導養殖。我賣了10年豬肉,對豬的任何部分,包括養殖方面都非常熟悉。而且我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能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來,這是只精通理論的專家和一般只擅長實踐的刀手所不兼備的。
廣州日報:您的理想生活是怎樣的?現在的生活是你理想的生活嗎?
陸步軒:我過去的理想是書生理想:有書讀,有工資拿。但好多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這個人半輩子什么苦都吃過,什么累都受過,哪兒都能適應。現在我五十多歲了,物質生活可以說無憂了,所以現在的理想是,在過好生活的基礎上,能多為社會做點有益的事。我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比較滿意。
廣州日報:您對廣州的印象如何?
陸步軒:剛開始我不太適應廣東的飲食,覺得廣東人吃一些很怪的東西,不像我們老家一碗面條那么簡單,可后來適應了,越來越喜歡吃廣東菜,比如潮汕菜,真是好吃極了。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大家的思想比我們老家來說真是開明活躍多了。(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孫珺)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