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泌陽戰劉豫
摘要:□ 牛金元 王有震 早在上世紀50年代被板橋水庫淹沒的泌陽縣牛蹄街,地處白云山北麓,古代宛(今南陽)蔡(今汝南)交通要衢,地勢險要,文化底蘊濃重,是歷代兵家必爭
□ 牛金元 王有震
早在上世紀50年代被板橋水庫淹沒的泌陽縣牛蹄街,地處白云山北麓,古代宛(今南陽)蔡(今汝南)交通要衢,地勢險要,文化底蘊濃重,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656年,楚國修筑楚長城,經過白云山,現在牛蹄南邊山坳中有楚長城的殘垣斷壁。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與劉秀曾在此地開戰,在當地遺存的故事傳說和“劉秀床”與“拴馬樁”就是佐證。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出版的《泌陽縣志》記載:“紹興六年,宋與金戰于牛蹄,金軍大敗。”相傳,岳飛戰將牛皋引領英勇善戰的“十三騎”,在牛蹄大破金國大將劉豫設下的“布袋陣”,出奇制勝。他的戰馬高大彪悍,行如虎、蹄如牛,戰后在山崗上到處留下了牛蹄般大的馬蹄印。牛蹄街的名稱便由此產生。
追隨岳家軍
據《宋史·牛皋傳》和《牛氏文化》雜志所記,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遠,宋代汝州魯山人,少時打獵農耕,精通武功。時值金兵南侵中原,面對外侮,被招募為射士的牛皋聚眾武林高手,舉起抗金大旗,在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奮起抗擊金兵,屢戰屢勝,先后擢升為果州(四川南充)團練使、和州(安徽和縣)防御使、安州(湖北安陸)觀察使、信陽軍鎮撫使等。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在寶豐伏擊戰中,斬殺金將完顏拔力速,生擒金將耶律馬五,女真兵被殺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此戰使牛皋在中原大地威名顯赫,被提升為五軍都統制,正式躋身于南宋高級將領之列。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岳飛受命統管江西、湖北軍務,策劃從襄漢進軍中原,收復失地。牛皋極力贊成岳飛的戰略,奔赴臨安(浙江杭州)覲見南宋高宗皇帝趙構,陳述先滅劉豫兵后收汴京城的文韜武略,受到朝廷高度重視,遂下詔將牛皋所部劃歸岳飛指揮。自此,岳、牛兩人志同道合,并肩作戰,譜寫出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據相關史料考證,牛皋并不是小說或演義中插科打諢的配角,而是在岳家軍中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
牛皋戰牛蹄
牛皋部加入岳家軍后,英勇善戰、有勇有謀,攻必克、守必固,指揮和參加大小戰斗愈百次,素有“黑牛大將軍”之美稱。在戰斗中,只要一提起牛皋的威名,金兵便嚇得不戰而退。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飛為了實現精忠報國的大志,再次出師中原,他率領岳家軍一舉收復了郢(湖北鐘祥),信(河南信陽)、鄧(河南鄧州)等失地。鑒于牛皋的卓越戰功,被朝廷封為承宣使,成為岳家軍的二號領軍人物。此時,屯兵襄陽的岳飛與盤踞在蔡州(汝南)的金國劉豫的軍隊展開激戰,兵分兩路,合力推進,他首先派遣王貴、董先、傅遠等部將統兵3萬,兵出襄陽,準備途經唐州(唐河)、北楊(泌陽)、牛蹄,黃西河直奔蔡州。同時,他派遣屯兵方城的牛皋率領8000名馬步兵迂回前進,協同作戰。
駐扎在蔡州的金國大將劉豫探知岳家軍來襲,牛蹄是必經之地,便決定在牛蹄一線伏擊岳家軍。于是,劉豫委派李成、王爪角、王大捷等部將領兵5萬,沿牛蹄兩側地勢險要處擺下“布袋陣”,單等岳家軍上鉤。當王貴、董先、傅遠率領的岳家軍沿河岸東行進入狹長的河谷地帶時,隨著三聲炮響,埋伏在兩邊山崗上的劉豫軍似猛虎下山,將岳家軍分割包圍。岳家軍奮力想突圍,但是沒有成功。陣地越來越小,死傷的官兵越來越多,岳家軍危在旦夕。
在這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牛皋引領著他的“十三騎”在闖過象禾關(今象河)、翻越角子山之后,突然出現在兩軍陣前,只見牛皋身騎黑鬃戰馬、手舞雙鐵锏,對金兵高聲吼道:“吾乃牛皋也,金賊可受死!”隨著吼聲,他帶著“十三騎”直沖敵營,短兵相接,所向披靡。金兵懾于他的聲威,嚇得屁滾尿流、倉皇逃走。牛皋的8000名馬步兵立即與被圍困的岳家軍里應外合,殺得劉豫軍人仰馬翻、死傷過半,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連夜龜縮到蔡州老營中。岳家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順勢攻破蔡州(汝南),而后取穎昌(許昌),過陳州(淮陽)進軍朱仙鎮,收復汴梁城(開封)指日可待。
秦檜害忠良
正當岳家軍乘風破浪前進,牛皋帶領“十三騎”已經抵達朱仙鎮時,南宋小朝廷聽信奸臣秦檜的讒言,對岳飛連下十三道金牌,令岳家軍速速收兵回營。軍令如山倒,牛皋帶領岳家軍被迫返回到蔡州駐防。隨后,秦檜以“抗旨謀反”的莫須有罪名,上殿奏本將抗金名將岳飛問斬,并將牛皋降為侍從。
岳飛遇害不久,南宋的投降派秦檜等人設計將朝中的主戰派先后誣陷致死。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秦檜為了斬草除根,密令都統制田師中特設“鴻門宴”,用毒酒殘害牛皋。他在臨終前悲痛欲絕,氣憤地說:“皋年六十一,官至侍從,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馬革裹尸,顧死牖下耳!”
身經百戰之余,獨冠三軍之勇的抗金名將牛皋,愛國情懷驚天地,壯志未酬泣鬼神。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朝廷追封牛皋為輔文侯,厚葬于杭州西湖棲露嶺,與岳飛墓遙遙相望。岳、牛兩人生前系金蘭之交,親密無間,并肩作戰,死后壯志未酬,含恨共眠西湖劍門關。詩曰:“將軍氣節垂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嶺上云霞增慷慨,洞中風雨起凄涼。淚揮野草生紅藥,英雄墓地宿鳳凰。世人至今罵秦檜,何必裹尸向疆場。”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