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型經濟成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發動機
摘要: 【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作者: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 李鵬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這說明
【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作者: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 李鵬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這說明,盡管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但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
在報告總,總理共18次提到“消費”,把“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作為2016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適應消費升級趨勢,破除政策障礙,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
回顧2015年,我國GDP增速、通脹、對外貿易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均呈現下行走勢,個別指標,如貨物貿易、投資下降較為嚴重,由此引發市場各種擔心,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十三五”期間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是否可期?從短期看,受全球宏觀經濟的周期性調整尚未走出低谷影響拖累,確實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面臨外部需求不足的較大挑戰,但是,中國當前內生動力逐漸取代外生需求,內需型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發動機。
一、居民收入持續高增長是支撐消費增長的基礎
眾所周知,無論從短中長期看,一個國家居民收入是消費支出水平的基礎,收入增長越快,消費增長越快。表1顯示:自2011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開始跑贏GDP增長速度,如2010年,GDP增速是10.6%,高于城鎮居民收入7.8%增速,低于農村居民10.9%增速,2011—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已經連續5年超過GDP增速,且呈現出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考慮勞動力素質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更加靈活、全面小康共享型社會等更高發展階段新制度的構建并完善,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可以繼續維持較高增長速度。
表1:我國居民收入增速與GDP增速比較(單位:%)
年份 |
GDP增速 |
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
農村居民 收入增速 |
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增速 |
最終消費率 |
2010 |
10.6 |
7.8 |
10.9 |
14.8 |
49.4 |
2011 |
9.7 |
14.1 |
11.4 |
11.6 |
50.2 |
2012 |
7.7 |
9.6 |
10.7 |
12.1 |
50.8 |
2013 |
7.7 |
9.7 |
12.4 |
11.5 |
51.0 |
2014 |
7.4 |
9.0 |
11.2 |
10.9 |
51.4 |
2015 |
6.9 |
8.2 |
8.9 |
10.6 |
52 |
二、消費增速高于收入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消費貢獻率占比逐漸提高
長期以來,中國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消費占比逐漸走低,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程度過高,其弊端日趨顯現。在我國多年擴大內需戰略的引導下,中國經濟需求動力結構逐步優化,消費需求在GDP中的貢獻率逐步提高,從2011年開始超過50%,而投資率則相對下降。
表2:我國經濟消費率和投資率變動(單位:%)
年份 |
消費率 |
投資率 |
2010 |
49.4 |
47.2 |
2011 |
50.2 |
47.3 |
2012 |
50.8 |
46.5 |
2013 |
51.0 |
46.5 |
2014 |
51.4 |
45.9 |
從表2看出:自2011年以來,按照支出法計算我國GDP構成中,消費率從多年持續下降進入上行通道,突破50%,2012—2014年分別是50.2%、50.8%、51.0%、51.4%,2015年預計能夠突破52%。同期投資率則逐年下降,從2010年47.2%降至2014年45.9%,預計2015年可能降至45%以內。
從這幾年的數據,我國經濟消費率和投資率一升一降的轉折變化,既有政策調整和引導的作用,更根本性的原因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消費提升和結構升級的必然結果,這種變化從經濟運行可以觀察到。近幾年我國服務消費增速遠高于商品消費。其中,居住、醫療保健、文教娛樂等服務消費的增速遠遠快于食品類和衣著類,占總消費的比重大幅上漲,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消費占比下降,恩格爾系數繼續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近 0.5 個百分點,而交通和通信增長更為明顯,服務消費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三、“十三五”期間,消費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動力會逐漸強勁
中國經濟在“十二五”期間,成功地從下中等收入國家邁入上中等收入國家,2014年人均GDP超過7500美元。盡管與發達國家、新興國家60—70%左右的消費率相比,我國消費占比仍然偏低,但是中國內需型經濟已經開始形成。如果按照每年0.5%左右的增長速率估算,中國經濟未來20—30年消費水平能夠持續年均10—15%的增長率,國民經濟消費占比達到65%左右,可見,中國經濟增長仍然有著強勁的需求動力。
世界各國經驗顯示,經濟發展進入這個發展階段后,以中產階層為主的消費增長會進入爆發階段。以中國如此規模的人口和經濟總量來看,中國消費驅動型經濟不僅能夠保證“十三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均6.5%左右的增長速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還能夠成為全球經濟創造史無前例的市場機遇和發展動力。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光明網-理論頻道)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