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忠:“三鏡說”駁斥中國經濟“硬著陸”
摘要: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俊華、張進)針對當前社會上有一種聲音在唱衰中國經濟、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避免的論調,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湖北代表團團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俊華、張進)針對當前社會上有一種聲音在唱衰中國經濟、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不可避免的論調,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湖北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李鴻忠,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認為中國經濟是不可能硬著陸的。這種‘硬著陸’的說法一定會落空、破產。”
李鴻忠表示:對于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我有個形象的比喻,一種是戴墨鏡看,一種是戴近視鏡看,一種是戴偏光鏡看。
所謂戴墨鏡看,因為戴的是有色眼鏡,看什么都是黑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經歷過幾次國際上唱衰中國經濟發展的論調,但每次都以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的事實作為結局,讓唱衰中國經濟的人“大跌眼鏡”。這一次我相信也必將是如此。
所謂戴近視鏡看,就是說他短視,看近處,不看長遠,也不看實質。比如,中國經濟經歷30多年高速增長后進入新常態,呈現出鮮明的三大特征,即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從速度看,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雖然速度有所減緩,但仍保持在合理區間,而且我們的增量是非常可觀的,去年全國GDP在2014年60萬億元的基礎上增長到了67萬億元,增量相當于兩個湖北省的經濟總量,這個增量是非常可觀的。從結構看,三大需求中,消費日益升據主體地位,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產業結構中,傳統產業在“去產能、去庫存”的同時加快升級改造,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從增長動力看,中國經濟表現出“三個持續”,一是新動能持續增強,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以創新驅動為主,創新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二是改革持續深化,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正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局面;三是民生持續改善,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為改革發展凝聚了最持久、最深厚的根本動力。可以說,新常態下的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使然,也是我們適應、把握和引領新常態的主動選擇和積極作為。如果僅僅看到眼前經濟增速的放緩和暫時的困難問題,而不從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來認識和把握新常態,看不到經濟換擋降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由好向更好良性動態轉換的必經階段和必然現象,顯然是患了近視病、短視癥,舍本逐末、不得要領。
所謂戴偏光鏡看,就是像偏光鏡一樣,“選擇性地過濾來自某個方向的光線”,盯著中國經濟發展中某一方面的問題,以偏概全,以點代面,用“放大鏡”,把問題擴大化,實在是有失偏頗、有失公允。
李鴻忠認為,中國經濟是穩定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復雜,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必將繼續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理性、客觀、公正看待中國經濟發展,不僅關系中國,也有利于全球。戴墨鏡的人,應該摘掉墨鏡,用平光鏡看客觀。戴近視鏡的人,應該調焦距,看長遠、看本質。戴偏光鏡的人,應該換角度,看全景。只要摘掉墨鏡,只要調光、看遠,只要視角是全景式的,一定會得出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結論。所謂唱衰的論調不客觀、不成立,是必然會落空、會破產的。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荊楚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