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愛麗的孝善事跡被傳為美談
摘要:婆婆眼中的好兒媳 兒媳眼中的好婆婆她的孝善事跡被傳為美談 子孝孫賢傳承孝善文化 □晚報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馬鴻起 “三八”前夕,記者在確山縣盤龍鎮
婆婆眼中的好兒媳 兒媳眼中的好婆婆
她的孝善事跡被傳為美談
子孝孫賢傳承孝善文化
□晚報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馬鴻起
“三八”前夕,記者在確山縣盤龍鎮朗陵社區采訪時,村民們紛紛夸贊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董愛麗。
村民說,她是一位熱心人。婆婆說,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兒媳。兒媳說,她是慈祥仁義的好婆婆。
公婆眼中的好兒媳
1985年,董愛麗與韓群喜結婚,來到確山縣盤龍鎮朗陵社區觀山村。她是夫家的三兒媳。弟兄們分家后,她和丈夫與公婆住一個院。30多年來,董愛麗勤儉持家,孝敬公婆。公婆的棉被都是愛麗拿出去曬,衣服都是愛麗洗。每到換季,愛麗總是提前為公婆準備好換季服裝。家里來客人,她總要請二老坐上席,自己做啥好吃的,都先給二老端過去。
自學習了孝善文化,董愛麗就給公婆洗腳。一天,公公突然病重,老人的3個兒子都在外地。董愛麗連忙召集大嫂、二嫂,將公公送進醫院。入院后第4天,公公解不下大便,80多歲的老伴想往他肛門里擠開塞露,無奈眼花手抖,擠不進去。董愛麗接過開塞露,為公公解除痛苦。“愛麗是我們家打著燈籠找來的好兒媳。”董愛麗的公婆逢人便說。
董愛麗常對兒子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她的兒子韓海嶺聽從母親的教導。一天,他開車走到確山縣任店鎮南走馬嶺時,看到一個人從三輪車上甩了下來,立即報警,把傷者送到醫院。
鄉鄰眼中的熱心人
董愛麗不僅孝敬公婆還善待別人。每年臘八節,她都熬好米粥請環衛工人喝,有時還挑著飯桶送到路上讓環衛工人喝。
2008年,董愛麗發現娘家普會寺鄉二董莊到姚莊學校的道路泥濘,學生上學很不方便。她帶頭出資,號召群眾集資修路。
三里河街道三里店河有一小橋,年久失修,人騎車過橋常出事故,董愛麗主動出資修橋鋪路。她的善舉受到群眾的稱贊,都說她是個熱心人。
兒媳眼中的好婆婆
董愛麗的兒媳是教師,為提高兒媳的教學水平,她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讓兒媳去進修深造。家務事,地里活,她全包下來,讓兒媳安心教學。董愛麗常對兒媳說:“待學生要好,別人的孩子拉一把,自己的孩子長一拃。”
開什么花,結什么果。后來,董愛麗生病時,兒媳為她洗腳,讓她感動得兩眼淚花。董愛麗的孫子、孫女也都非常懂事、孝順。董愛麗的孝善事跡被傳為美談。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