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養老金融跨界整合
摘要:原標題:大數據助力養老金融跨界整合 社會基本養老金作為社會保障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關乎億萬百姓的晚年幸福。目前,各級政府都面臨著社會基本養老金的支出壓力。緩解收
社會基本養老金作為社會保障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關乎億萬百姓的晚年幸福。目前,各級政府都面臨著社會基本養老金的支出壓力。緩解收支矛盾,需要在制度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發揮市場機制,轉變粗放的管理模式。
近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上發布的《重構我國養老金體系的戰略思考》的報告稱,中國養老保險體系長期風險的核心問題是養老金缺口大,難以應對老齡化挑戰。報告執筆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介紹,2011年以來,在基本養老金覆蓋的城鎮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中,參保人平均增速為4.04%,而離退休人員的平均增速已達6.64%,這表明養老金收入小于支出會持續下去,隨著而來的就是養老金缺口。盡管經過連續十年以上的養老金待遇調整,但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面臨著較大風險。在制度建立之初,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維持在70%左右,然而2000年以后,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持續下降,從1997年的70.79%下降到了2014年的45%,已經處于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劃定的養老金替代率警戒線之內。
報告建議,下一步養老金制度頂層設計應該重構“三支柱”體系,重點是把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分離,將社會統籌部分轉為第一支柱,分離后的個人賬戶與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合并,形成第二支柱,同時,政府加大稅收優惠,鼓勵個人自愿建立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稅延養老金。
而在具體對養老金的運營過程中,業內人士指出,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改善養老基金的流動性管理,進行基金分層,將沉淀資金使用保本策略進行投資管理,能有助于提高養老基金的投資效率。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表示,養老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在養老保障方面,2015年出臺了一系列橫跨社保、財政、稅收、養老資產管理等諸多領域的政策,例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等,標志著我國養老金融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數據顯示,2013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均收益率僅為2.2%,遠低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3.8%的漲幅,資金貶值嚴重。造成基金貶值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資金統籌層次低,投資渠道狹窄。各地購買的國債數額有限,90%以上的社保資金都是以銀行存款形式存在,其中活期存款接近一半;二是尚未建立專業化的投資體制和市場化的運營機制。
天弘基金認為,對于底層碎片化的養老基金管理,可以考慮引入大數據管理系統,通過量化模型分析養老金繳費、支付的現金流情況,根據預測結果對養老基金進行沉淀時間的分層,將不同期限的資金與相應的低風險投資產品進行匹配,以提高資金的投資利用效率。基金公司在流動性管理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參與到相應的系統搭建、技術升級、投資管理等活動中。從長遠看,為實現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還是需要建立統一的覆蓋全體國民的基本保障制度,實現全國統籌,建立養老金資產管理機制。我國正在步入深度老齡社會,同時面對“養老金并軌、養老金結構調整、養老基金投資管理”三個挑戰。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教授表示,養老保險改革應從混賬管理進入分賬管理,建立國民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二元結構的養老保險制度。政府管理現收現付的基礎養老金計劃,而將個人賬戶養老金交由市場管理,實現“政府監管、市場托管”的模式。由此明確政府、企業和個人的責任,并拓展養老金市場、鼓勵人們延遲退休和增加養老積累。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