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 輪 車
摘要:□ 王太廣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后,參與指揮這次戰役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曾滿懷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我在淮海戰役紀念館,
□ 王太廣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后,參與指揮這次戰役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曾滿懷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我在淮海戰役紀念館,有幸見到了那輛曾經為人民解放軍送糧、送柴、送傷員的“功臣號”獨輪車。同時,我也想到了家鄉的獨輪車。
家鄉的獨輪車與山東的不大一樣,轱轆較小,中間不高。其構造很簡單,車架是由幾根方木連接起來的,其中兩根長而粗的方木在兩邊當把手。車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交通工具很少,獨輪車在農村離不了。家鄉人拉土、運磚、送糞、糶糧、推柴禾、接親送親、小孩滿月走姥家、送病號等都用它。獨輪車就像一架永動機,無需進食、無需補給,能承載幾百斤重的東西,行駛在鄉間的土路上、田埂上、田野里。推車人與獨輪車緊密相連,腿快則車快,手穩則車穩,人倒則車翻。人有勁則車行快,人無力則車難行,形成了患難與共、配合默契的交通工具。
獨輪車靈活輕巧,推起來就能走,什么路都能行,只要人能走過去,車就能推過去。俺生產隊有幾輛獨輪車,李維章、李維忠、韓貴良等人組成了一個小車隊,他們推苞谷稈、谷個子、麥秸稈時,只露著腦袋徐徐前行。小車隊的人去公社交公糧時,幾乎都穿著白粗布衫,深藍色粗布褲,肩膀上搭一條白毛巾,推著獨輪車,輕盈地扭動著身體,健步如飛。獨輪車像一條蠕動的長龍,走過去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轍印,車輪滾滾,浩浩蕩蕩,蔚為壯觀。他們交完公糧還能到供銷社國營食堂里撮一頓,很讓人羨慕。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牢騷:“小車隊,真受罪,上坡推,下坡墜,晚上不能陪老婆睡。”這些推獨輪車的都是生產隊最棒的“把式”,“把式把式全看架式”。在農村干活兒“架式”很重要,明眼人一看“架式”,就知道這人會不會干活兒。會干活兒的,一是姿勢好看(即優美),干活兒舍撲(即下勁);二是推車的技術高,善于把握平衡。我最羨慕的是他們一揚手把獨輪車扣過去,車上的東西全部倒出,然后用腳使勁一踩倒扣的車頭,車就正了過來,那動作真利索啊!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張妮兒路過生產隊的車屋(沒有門),發現靠墻豎著幾輛獨輪車,我們將一輛車放下來。我推著空車剛走幾步就掌握不住方向了,不是左拐就是右斜,差點歪倒,張妮兒高興得哈哈笑。正巧被老隊長朱元臣看到,他大聲說了句:“小孩子,干啥呢!”嚇得我們趕快把車放回原處。
有一年冬天的一個星期天,我參加水屯大隊組織的平整土地,當看到推獨輪車的社員很瀟灑時,自己便主動向推車的李德民叔叔提出想推車的要求。他對我說:“獨輪車不用學,全靠屁股扭得活。你的雙手要緊緊握著車把,掌握好平衡。”裝土時,由于前面裝得多了,坡度較陡,我沒經驗,順著坡跑,結果拽不住車子了。也許是我將車把抬高了,車架隨即立了起來,然后就扣了過去,車子也把我帶了起來,剎那間,我也騰空而起,雖然有驚無險,但是心里“怦怦”了好大一會兒。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車的種類層出不窮,車的輪子越來越多,車的速度越來越快。俺生產隊相繼購買了膠輪馬車、手扶拖拉機、大型拖拉機,家家戶戶都添置了架子車、自行車,有的家庭還買了三輪車、摩托車等。獨輪車便沒了用武之地,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我面對淮海戰役紀念館里的獨輪車,眼前浮現了當年老區人民推著獨輪車支前的動人場景;想起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勞動人民修水庫、挖河的工地上紅旗招展,歌聲嘹亮,號子飛揚,獨輪車川流不息,社員熱火朝天的感人畫面。獨輪車躍動著的是力與美,浸透著的是汗水與悲歌,展現出來的是神圣與自豪,孕育著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堅定的理想信念……獨輪車不僅能夠推出中國革命的勝利,還會推出一個絢爛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