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升,防蚊滅蚊不放松
摘要: 近日,中國內地發現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春季氣溫回升,蚊蟲增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隨著氣溫的上升,蟲媒疾病有擴散的風險。寨卡、登革熱病毒主要
近日,中國內地發現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春季氣溫回升,蚊蟲增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隨著氣溫的上升,蟲媒疾病有擴散的風險。寨卡、登革熱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高峰期要采取措施防蚊、驅蚊措施。
在省疾控專家看來,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一般癥狀較輕,2-7天自愈。寨卡病毒感染,臨床癥狀與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很類似,發熱、皮疹、關節痛、結膜炎,也可出現頭痛、肌肉痛、眼后痛、嘔吐等癥狀。
目前最新證據表明,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可能與畸形新生嬰兒如小頭癥、胎兒死亡有關,但傳播幾率尚不清楚。所以,專家們強調,孕婦(尤其1-3月孕早期)或準備懷孕的女性是寨卡病毒感染高危人群,近期要慎重考慮前往發生疫情國家、地區。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還指出,隨著冬去春夏將至,寨卡病毒輸入性病例可能陸續有來,防控的關鍵是市民要積極行動起來,清積水、滅蚊蟲。據了解,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伊蚊不但能傳播寨卡病毒,它也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黃熱病的傳播媒介。一般來說,伊蚊飛行距離100-200米,最遠不過500米,所以,其活動范圍都不大,通常都會聚集在居民活動區。而且主要孳生在較為潔凈的容器積水中,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動高峰在日出后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叮咬人的為雌蚊,一旦吸飽了血,需要休息3天后產卵。這些卵可以在無水情況下存活達一年之久。一旦在有水環境下,只需要少量的死水,這些卵就可發育成幼蟲(孑孓)和成蚊。所以居室內或居家周圍的水桶、花盆、汽車輪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都可能成為伊蚊的良好孳生地。
最后專家提醒,當前南美等地國家流行寨卡病毒病,公眾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發生國家和地區旅行,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告知醫務人員相關旅行史。(文/華章 楊廣)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羊城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