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的脊梁
摘要: 貧困村的脊梁——記汝南縣梁祝鎮吳營村支書張順利帶病堅持工作的感人事跡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朱曉吾)天中山下傳佳訊,梁祝故里出新聞;支書名叫張順利,盡職
貧困村的脊梁
——記汝南縣梁祝鎮吳營村支書張順利帶病堅持工作的感人事跡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朱曉吾)天中山下傳佳訊,梁祝故里出新聞;支書名叫張順利,盡職盡責又盡力;身患癌癥不放棄,心中裝著眾鄉親;帶病工作為群眾,殫精竭力辦實事;村容村貌變化大,多虧支書張順利;干部群眾齊點贊,貧困村里好書記!
連日來,在天中大地、梁祝故里的汝南縣梁祝鎮流傳著這段膾炙人口的順口溜,也流傳著吳營村支書張順利身患癌癥仍然帶病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感人事跡。在當地已成了爆炸性新聞,同時也在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疾馳而過,我們透過車窗一邊呼吸著外面的新鮮空氣、一邊欣賞著早春的美景。不一會兒,美麗的吳營村便映入眼簾:一條條新修的村村通公路平坦而筆直,一行行新栽的風景樹翠綠而整齊,一座座村莊整潔而美麗,一排排居民小樓新穎而別致。談起吳營村的變化,當地的鎮、村干部和群眾都會眾口一詞:“多虧好支書張順利!”
走進吳營村,我們在鎮干部的陪同下,找到了正在鄉村道路上植樹的支部書記張順利。初次見到張順利,真是令人肅然起敬。說明來意后,他和我們便攀談起來。話匣子一打開,張順利針對吳營村的基本狀況、發展經歷和現實變化,真是口若懸河、了如指掌,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吳營村位于汝南縣梁祝鎮西南部,全村7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1789口人,3780畝耕地。過去,吳營村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基礎設施條件差,是全縣的貧困村之一,也是全鎮最典型的落后村。
2008年春,年僅38歲的張順利毅然決然地接任了吳營村黨支部書記。當時吳營村的情況是:村委幾間瓦房破爛不堪,到處漏雨,每逢陰雨天,村干部連個穩固的辦公地方都沒有;村里沒有學校,孩子上學還得跑到外村,對此群眾反映比較強烈。在他走馬上任的第一次走訪調研中,村里不少男女群眾苦苦地懇求道:“張書記,只要你把村小學恢復建設好,咱吳營村的群眾祖祖輩輩都會忘記不了你!
聽著那一句句熟悉而懇切的話語,看著那一雙雙渴望而期盼的目光,張順利的心情頓時越來越沉重起來,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村里窮,領頭人難當。當時村委集體財務賬薄上不但沒有錢,而且外欠債就達數千元。“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張順利在第一次召開村里黨員、干部會上,他動情地說:“吳營村人窮,志不能窮,只要上下一心,真抓實干,就一定能擺脫貧困,走上富裕路!”
他的真誠與決心感染了大家。在張順利的倡議下,很快作出了“恢復村小學”的決定,邁出了“挖窮根、摘貧帽”的第一步。
開弓沒有回頭箭。要想恢復村小學,談何容易?2014年上半年市衛生局對口扶貧吳營村脫貧致富,張順利看準這一時機,拖著病體,不辭辛勞,三番五次前往市衛生局說明情況,反映群眾呼聲,最后在市衛生局大力支持下,一次性投入幫扶資金8萬元用于吳營村小學校恢復重建。
2014年秋季開學之際,張順利看到吳營村教學點改為小學校審批工作還沒批下來,他心急如焚,他接二連三、馬不停蹄地往市縣教育主管部門跑,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后在市衛生局協調下,終于
張順利實施的第二個愿望就是建個村衛生所。從此,他除了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外,不是往縣衛生局跑,就是往市衛計委跑。村里沒有經費,他就自己墊錢為村里跑資金、跑項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艱辛奔波下,很快爭取到6萬多元資金,加上自籌6萬元,共計投入12萬多元,新建了一個村衛生所,保證了全村人看病不出村。
要想富,先修路。過去,吳營村農產品運不出去,農業生產資料拉不進來,影響了全村經濟的發展。為了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張順利實施的第三個愿望就是修路架橋。然而,誰也沒想到,正當他雄心勃勃著手實現第三個愿望時,病魔卻一步步向他襲來。2014年11月中旬,他到縣扶貧辦爭取修路資金。連續多日的奔波和勞累,他突然感到肝部疼痛難忍、渾身乏力、臉色發白,并伴有惡心嘔吐。熟人勸他到醫院檢查,他沒在意,辦完事匆匆忙忙又回到村里,繼續規劃村里道路建設。進入12月,他實在是挺不住了,他利用又到縣里爭取項目資金的機會,到汝南縣人民醫院作了檢查,診斷結果是肝癌,已到中期。醫生建議他趕快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幾天后,張順利在他妻子的陪同下來到省城鄭州腫瘤醫院先后作了手術和化療。
住院期間,梁祝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醫院進行看望,給予不少關愛,并叮囑他好好治病,保重身體。村里其他干部和部分村民眼含熱淚、排著隊看望他,但他閉口不提病情,一見來人就忙著追問:“現在村里工作忙不忙?”“路修資金到位了沒有?啥時間開工呀?”為了不辜負領導的期望和群眾的信賴,張順利雖說人在醫院,但他的心仍在吳營。住院只一個多月,他不顧醫生和家人的勸告,干脆出了院。他心里始終惦記著村里,有多少事情要他爭分奪秒地去干啊!
2015年,全縣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田水利、植樹造林、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扶貧開發等工作全面啟動。借此東風,張順利拖著虛弱的身體,到鎮里、跑縣里,找領導、找有關部門,自報奮勇,為吳營爭取到了重點村。
“讓全村群眾都過上好日子”這個念頭,在張順利心頭沉甸甸地壓在許久許久。現在,他終于可以如愿以償了。為了實現各自然村村村通,張順利不顧病痛的折磨,與病魔抗爭,與命運抗爭,與時間賽跑。他白天干在工地,夜晚再到工地上走走,檢查一下質量。他夜以繼日、超負荷地工作,加之病魔纏身,使他的身體越來越消瘦,到全村10多條村村通道路竣工時,他的體重一下子降了7公斤半!
2015年9月份,市衛計委派駐吳營村第一支部書記的時培育,到吳營村后也被張順利那種精神所佩服,而張順利不論大小事,逢事都找時培育商量,倆人經常交流意見,共同研究、共同切磋、共同決定。初來不久,他就和時培育共同制定出了吳營村三年發展規劃,并爭取到市衛計委40多萬元項目資金的支持,為吳營村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在張順利和時培育的積極帶領和苦干實干下,吳營村今非昔比,2015年度全村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鎮乃至全縣的前列,全鎮6項重點工作5項獲獎。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全村新修水泥路10條、長達
談起近年來辦成的實事,張順利說,群眾歡迎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為了改善村里辦公條件、豐富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村里還建立了社會管理綜合服務站、村黨校、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文化娛樂廣場等。這些實事,看上去都不算大,但件件都辦到了群眾心坎上,贏得了全村人的擁護和愛戴。
吳營村出名了!2016年春節后,市、縣領導先后到該村檢查指導工作,縣里專門組織各鄉鎮干部到該村進行觀摩,周邊鄉村的干部群眾為此羨慕不已。
談及今后的打算,張順利很堅信地告訴記者:“我最大的愿望是實現組組通、戶戶通,路燈安好,環境美化好,再建所幼兒園,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到2017年底,力爭全村人全部脫貧實現小康!”
張順利還有一個打算就是為群眾建一個花生加工廠,讓打工的青壯年勞力不再外出打工了,足不出村就可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同時又照顧了留守老人和孩子。
有不少好心人勸他說:“順利呀,你的病情還沒有痊愈,還是歇歇恢復恢復身體再講吧。”可他的回答是:“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為村里、為群眾工作一天。”
他妻子也埋怨說:“你當這個支書究竟圖個啥?”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支書圖的就是讓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這是我最大的心愿!”一席話不僅打動了我們,而且也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張順利干支書9年,很少在家待過,對于“家”來說,家就象是個賓館或旅社,每天他早出晚歸,一心為了村里發展,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心中時刻裝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張順利告訴記者:“這些年,他平常只忙于工作,給老人、妻子和孩子的關愛實在太少、太少了,我愧對他們!”說起這些,這個鐵錚錚的漢子眼圈濕潤了,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對于個人、對于家庭來說,張順利做的確實有點欠缺,可他對村里那些困難戶卻是格外地關愛。李樓村民組72歲的嚴忠寬,其老伴患有嚴重的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比較困難。張順利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為他申請并辦理了低保,并安慰老人說:“今后有啥困難,你盡管說。知道我能辦的,我盡力去辦。” 嚴忠寬老人兩眼噙著淚花,感激地說:“張書記,你真是俺老百姓的貼心書記啊!”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這些年來,張順利舍小家為大家,真誠付出,公道正派、大公無私,為群眾做了許許多多實事好事,那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全部銘刻在了吳營村父老鄉親們的心碑上。
張順利同志作為一名農村基層黨員,上任9年來,用一顆火熱的心,身患重病、堅持工作、艱苦奮斗,默默奉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用自己的言行實踐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諾言,為黨和群眾架起了一座連心橋。以“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為人生坐標,把“為人民服務”信念化為長年累月的平凡行動,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務實清廉、一心為民,他用最美的心態面對病魔、用最美的心靈走進群眾、用最美的真心體察民情、用最美的微笑直對困難、用最美的耐心化解僵局、用最美的真誠打動百姓。
天道酬勤,天酬好人。提起癌癥都害怕,可以說是“談癌色變”。但令吳營村人感到寬慰的是,他們的張書記并沒有因此倒下,而是像一根堅固的頂梁柱,成為全村人永久不倒的脊梁;像一只吐絲不盡的春蠶,像一支燃燒不盡的蠟燭,依然在用生命踐行著崇高的使命……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