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欺凌案宣判引關注 低齡留學不是說走就走
摘要: 2月17日,在美中國留學生欺凌案經過近一年的審理,在加州波莫納最高法庭正式宣判,三名主要涉案高中生以綁架、毆打罪名分別獲刑6年、10年以及13年,三人刑期結束后將被
2月17日,在美中國留學生欺凌案經過近一年的審理,在加州波莫納最高法庭正式宣判,三名主要涉案高中生以綁架、毆打罪名分別獲刑6年、10年以及13年,三人刑期結束后將被驅逐出美國。
涉案人員均屬于低領留學學生。據了解,2005年中國赴美讀高中的人數僅為65人,但在2014年,這一人數達到了2.4萬人。低齡化留學的趨勢正在變得不可阻擋。在美中國留學生欺凌案的宣判,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低齡留學一時之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低齡留學趨勢愈發明顯
根據2015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赴美攻讀本科學位的中國學生人數第一次超過了赴美攻讀研究生學位的人數,2014-2015學年,赴美留學讀本科的中國學生達124552人,較前一年增長12.7%,赴美讀研究生的中國學生達120331人,較前一年增長4%。
而在K-12階段,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發布的數據,在美國公立和私立中小學持F-1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已達34578人,占全美外籍中小學生的52%。相較2005-2006學年增長了500多倍(2005年到2006年,中國去美國讀高中的總人數只有65人;2010年到2011年,5年間增長100倍,達到6725人)。
在其他國家留學也存在相同趨勢,例如根據英國私立學校協會(ISC)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1月,中國大陸一共有5683名學生在ISC會員學校就讀,且其父母生活在英國以外。2014年的這一數據為4381人。一年之間,增長了1302人,增幅29.7%。
全國自費出國留學中介行業分會秘書長鄂學文指出:“目前我國低齡化趨勢非常明顯。出國就讀高中及以下階段的中國學生增速最快,但總量較小,約占出國留學生總人數的10%;出國攻讀本科學位的中國學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攻讀研究生學位的學生增長趨緩。”
個別事件無法給低齡留學降溫
低齡留學近幾年雖然一直是熱門話題,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關注,但由于學生年齡比較小,其實很多家庭都持有觀望態度。
新東方前途出國分管中心總監盧巍認為:“中國低齡留學的趨勢不會因為個別事件而受到重大影響,中國家長選擇讓孩子出國讀中學,往往是希望讓孩子在國外鍛煉獨立能力,開拓眼界;希望孩子在美國中學學習期間提升背景為申請頂尖大學做好鋪墊;希望讓孩子在學習之外,可以拓展更多的興趣愛好等多重因素。”
雖然此類事件無法給低齡留學直接降溫,但是會帶來警示作用,讓學生和家長做留學選擇的時候更理性。更多去考慮留學到底適不適合孩子,什么時間留學更好,要不要父母陪讀。但從整體發展趨勢上來講,低齡留學依然會保持增長。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對教育的需求一定是多元化的,在目前國內優質教育資源不足,體系內沒有更多選擇的時候,出國留學還會是一條出路。加上近幾年SAT、雅思考試作弊現象愈演愈烈,GPA造假盛行,國外高中文憑信度提高,因此有很多想申請名校的孩子會提前留學,或選擇在國內“留學”——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選擇進入國際課程體系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子最遲也會在本科出國。
“我個人建議高中以下出國留學要謹慎,這階段的孩子處在青春期,在這時出去,會面臨語言、文化、學業等多重沖擊,對孩子性格心理等可能會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如果選擇留學,一定要提前做好語言、心理、生活自理等多方面的準備,家長有條件陪讀盡量陪讀。有教育專家建議,在青春期出國留學,最好給孩子找個伙伴一起去,這對于他度過最艱難的時期會有非常大的意義。在青春期,一個正能量伙伴的作用可能會遠遠超過父母的影響。”面對低齡留學的持續火熱,全國自費出國留學中介行業分會秘書長鄂學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四外因終致釀成大錯
6到13年的有期徒刑,對這幾個年輕人來說可謂當頭棒喝,他們的命運也隨著這一念之差被改寫。對此,新東方前途出國分管中心總監盧巍分析了事件的四點外因。
一、不懂美國法律。在中國同樣存在校園暴力,如果新聞中提到的事件是發生在中國,這三個孩子不會受到如此嚴重的法律制裁,甚至可能不會上法庭。很少有中國家長會在孩子出國前進行法律咨詢,讓孩子了解美國法律有關人身傷害、校園暴力、未成年人持槍等敏感事件的規定。在出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美國法律或美國中學對未成年人管理的規定,避免在國外觸犯法律。
二、缺少溝通、缺乏引導。本次事件中有的孩子父母直到孩子上庭才第一次到美國,平日里也缺少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對于孩子在國外的狀態完全不了解,更多的是從學習成績單上判斷孩子在海外的情況。赴美讀中學的孩子多半在12-1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就處在青春期,敏感、叛逆、自我,如果不及時洞察他們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加以正確引導,則有可能會出現問題。建議中國家長在孩子出國后一定要多與孩子交流,多關注孩子心情好壞與心態變化,及時引導。
三、語言不好,無法融入美國同學圈。本次事件中的三個學生英文水平都較差,基本無法進行相對流暢的英文交流。良好的英文基礎是赴美上學的重要條件,只要孩子能交流,才有可能融入當地文化,否則都和同學在一起,也容易產生矛盾。建議家長有意向讓孩子赴美讀中學時,一定提前做好語言培訓,提升孩子對英文學習的興趣。
四、過于自我、缺乏羞恥感、早戀等問題確實是很多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這背后其實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留學行業工作十二年中,發現不成功的案例多出現在單親家庭、親子關系不佳的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上我們一直在強調學校的素質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多么重要,但其實家庭教育才是影響孩子心理與性格的關鍵因素。建議中國家長在有精力的情況盡可能多陪伴孩子成長。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目前海外留學生安全事件并未在中國低齡留學趨勢產生重大影響,但它值得中國家長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問題。
任何一個孩子在國外的表現不僅僅是他的個人行為,而是一個家庭行為或家庭觀念的展現。中國家長過于望子成龍、忙事業不陪伴孩子成長、缺乏對青春期孩子觀察與關注,孩子在海外遇到文化差異時不能正確引導、不與孩子一起了解國外法律等問題,往往是造成孩子出國后有不良表現的根本原因。
國內留學行業隨著留學信息的日益透明,留學行業也從簡單的中介代理向教育咨詢進行轉型,服務越來越專業化。但是,學校和機構不能取代父母,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學業更重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應該缺席。
專家指出,如果說海外留學生安全事件對留學行業有些許影響會造成部分猶豫中的家庭放棄留學計劃,這并不是一件壞事,至少這說明這些家庭還沒有做好讓孩子留學的充分準備。
杜絕此類事件需共同努力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屬于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思想還不成熟。據了解,校園欺凌事件在國內同樣頻發。這些事件的當事人,通過未成年人保護法,就輕松逃脫了法律的制裁。當事孩子家長只是向受欺凌孩子家庭道個歉就完了,甚至會覺得只是孩子小,還不懂事,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全國自費出國留學中介行業分會秘書長鄂學文表示:“這一方面反映了這一代人(多數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的失范。中國留學生在美欺凌事件之所以產生這么大的反響,是因為他們在美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并沒有因為還是中學生,就輕松放過。”
有專家指出,在學習西方先進治理理念與制度時,我們往往只學習了皮毛,而沒有注意到其系統性,青少年保護上就犯了這樣的錯——只講保護,不講懲戒。不止是成年人要遵紀守法,中小學生也一樣應該遵紀守法。所以我認為不是說海外留學生應該考慮如何避免此類事件,這件事更應該引起我們國內相關機構的思考,引起學校的思考,引起家長的思考。(文/徐高陽)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