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力量保護留守兒童
摘要:胡殿文 2月19日10時半,媒體披露,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失聯的3個小孩在浦江縣檀溪鎮長山村找到,目前已送到當地衛生院,精神狀態良好。孩子是怎么走失的?謎團尚待解,
胡殿文
年頭到年尾,留守兒童的熱點新聞不斷爆出,且往往是“痛鏈事件”。留守兒童悲劇在一年之內反復發生,形成一條條連續性的社會“痛鏈”。按理說,出了問題,“亡羊補牢”措施就該立即跟進,以防微杜漸。但現實的詭異在于,“亡羊”事情一再發生,不絕如縷。這些年,留守兒童已承載了太多的不幸。去年6月,畢節四兄妹慘烈的自殺,就昭示著,留守兒童問題已到了某種臨界點,必須以最大的誠意和最積極的行動破解。
客觀而言,近年來,黨委、政府及相關方面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上沒少下功夫。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還要求不得讓不滿16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意見》指出“農村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并明確了各級政府責任和明晰路線圖。而在那些規定里,最能在細節處體現政策用意的,就是“不得讓不滿16歲兒童無監護獨居”。怎樣保護好兒童的合法權益?如何讓兒童不再痛哭?
首先,要用監護“確責”來保護留守兒童。我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死于意外傷害,其中大部分是失去監護的留守兒童。不讓兒童脫離監護,原本就是父母職責所系。父母出外打拼,說到底是一種家庭建設的努力,終極目的還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擋風遮雨的家。對父母而言,無論如何,別讓孩子這只“風箏”脫離監護的“線”,應是底線原則。
其次,必須依靠法治的力量來保障和推進,尤其需要依法抓好相關責任的落實 。《意見》的出臺,在制度上彌補了相關短板及空白,特別是《意見》提出的強化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組織的相應責任,建立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目標要求,可謂對準了問題的癥結,找到了辨證施治的著力點。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必須依靠法治的力量強推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責任。一方面,要將相關的責任以法定形式固定,責任到部門、責任到人。另一方面,要依法對相關責任的落實加強督導與問責。應圍繞救助保護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獎優罰劣,依法進行追責問責。
再次,地方政府也該消除政策壁壘,用對城鄉分割社會現狀的漸進式改變,去支撐起他們對“進城打工”和“盡監護之責”兩端的平衡。比如,地方政府放松對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近入學所受的戶籍、住房等方面限制,建立以穩定工作和居住地為基本條件的就近入學政策,盡力減少依附于戶籍上的入學、就醫等政策壁壘。只有家庭、社會和政府等主體都盡責了,才能讓孩子們都能夠在父母身邊健康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完整的家,也讓國家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