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紛紛試水刷臉技術
摘要:原標題:銀行紛紛試水刷臉技術 自從去年3月,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上展示“刷臉”支付之后,人臉識別技術的關注度日益升高
自從去年3月,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上展示“刷臉”支付之后,人臉識別技術的關注度日益升高。商業銀行正在加速推進各類應用,從刷臉開卡、取現,再到刷臉大額轉賬,圍繞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創新大賽依然開跑。
所謂人臉識別,就是利用計算機分析人臉視頻或者圖像,并從中提取出有效的識別信息,最終判別人臉對象的身份。此次引起市場注意的是招商銀行的“刷臉”轉賬,在該行最新的手機銀行4.0版本中,客戶可通過視頻對接遠程坐席,通過面部識別等確定身份后,可在線辦理20萬-100萬元的大額轉賬業務。據了解,所有在柜面或可視柜臺渠道,通過身份證開戶,并同時開通了短信驗證碼轉賬協議的客戶,都可以通過手機銀行視頻核身辦理大額轉賬,該業務無須單獨開通其他協議。
不過,招行此次的刷臉轉賬仍然需要遠程坐席的人工協助。當客戶需要辦理20萬-100萬元的單筆大額轉賬時,即可通過手機銀行4.0以上版本在首頁的“轉賬”功能辦理,系統會自動判斷客戶是否滿足以上前提條件,若滿足即可在轉賬過程中自動連接進入視頻核身。
人臉識別在銀行業務上的應用并非首次,平安銀行、徽商銀行、重慶銀行、長沙銀行等都曾試水此類業務。例如,去年5月和8月,招行分別在可視柜臺、柜面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輔助遠程坐席及柜員完成客戶身份核驗,但在這種場景中,客戶仍然需要到柜臺去開戶。隨后,刷臉取現業務也出現,客戶不需要使用銀行卡,利用攝像頭、手機驗證和密碼驗證等手段就可以在ATM機上完成取款。
隨著嘗試的深入,人臉識別技術在開放式環境的應用逐漸鋪開。此前,科大訊飛協同中國銀聯、徽商銀行也曾聯合發布“聲紋+人臉P2P轉賬”產品,經現場演示,只要打開轉賬App,通過用戶讀出軟件隨機數字并“刷臉”,無需輸入密碼就可以完成支付轉賬等日常項目。
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規?;虡I應用已經初見端倪。相較于指紋、虹膜等辨識方法,人臉識別由于難以復制且大眾使用的難度最小,其應用層面和市場前景極為廣闊。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5年人臉識別全球產值為2.3億美元,并在2019年將成長到4.5億美元,復合年成長率達17.97%,其中又以亞太地區為主要的成長市場。
中科院重慶分院人臉識別團隊負責人周曦此前表示,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實現大規模動態人臉識別,識別速度在1秒以內,在真實復雜場景下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9%以上,一個普通攝像頭加顯示器就可以構成人臉識別系統。據悉,中科院重慶研究院人臉識別研發團隊已與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將人臉識別技術結合到金融服務的運用場景中,從營銷導流、效率提升、安全加強三個維度開發了數十種銀行智能化解決方案。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