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冠群悼念愛妻劉翠梅
摘要:有一種愛情叫地老天荒——楊冠群悼念愛妻劉翠梅□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楊冠群愛看妻子生前的照片。“我今年76歲了,這個年齡,應該不好意思說愛情這個詞
有一種愛情叫地老天荒
——楊冠群悼念愛妻劉翠梅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楊冠群愛看妻子生前的照片。
“我今年76歲了,這個年齡,應該不好意思說愛情這個詞了。但是,想起翠梅,想起我與她53年的婚姻生活,我還是忍不住想說愛情這個詞。我與她相濡以沫,互敬互愛。她離開我后,我有一種被抽空的感覺,成天恍恍惚惚的。”楊冠群昨日對記者說。2月23日,是劉翠梅的百天祭日,楊冠群在孩子的陪同下到遂平殯儀館紀念愛妻后,又一次抱著劉翠梅的照片老淚縱橫。
一個有明確奮斗目標的人
楊冠群是駐馬店市一高的退休教師,妻子劉翠梅比他小一歲,生前也是市一高的退休教師。提起愛妻,楊冠群握著照片的手不停地抖動著。
“我和劉翠梅同校6年,同班3年,結婚53年,她于2015年11月15日9時10分因病醫治無效而離開人世。她去世后,我悲痛萬分,整夜睡不著覺。她的音容笑貌時時在我的眼前浮現。她的良好品質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楊冠群流著淚說。
“劉翠梅的老家是上蔡縣五龍鄉展莊寨村。她從小就是一個有明確奮斗目標、刻苦學習、樂于上進的人。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看重家庭出身的時代背景下,她堅信自己一定能夠走上為人民服務的道路。她知道,想為人民服務就要有真才實學。” 楊冠群告訴記者,為求學,初中、高中的6年時間里,劉翠梅經常背著被子、書籍、紅薯和窩窩頭徒步去學校。
“課堂上她專心致志聽講,課后認真復習。她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打掃衛生等義務勞動她都跑在前邊。她勤學好問,總是每天到班最早又走得最晚。上高中她自己租房子做飯,她常常做飯時還抽空看書。功夫不負有心人,高中畢業后,她考上了信陽師范專科學校數學系。” 講起愛妻,楊冠群非常自豪。
工作勤勤懇懇
“劉翠梅21歲走上工作崗位后,一心一意撲在數學教學工作上,輔導學生,專心批改作業。” 楊冠群說,劉翠梅當的是班主任,她嚴格要求自己,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非常關心,她所帶的班級曾多次被評為模范班級。
當學校缺少英語教師時,她便重赴信陽進修英語,后來為上蔡縣蔡溝鄉培訓英語教師。教外語時,她認真備課、教課。中招考試時,她所在的學校獲得全市第三名。她桃李滿天下,學生遍布全國各地。
她撰寫的《加強德育工作搞好外語教學》論文被評為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她任編委的《學校德育讀本》被評為駐馬店市社會科學類一等獎。
她團結同志、樂于助人。當外語組老師外出學習時,她義務給老師代課。在學校組織的為抗震救災捐款和手拉手送溫暖活動中,她積極捐款捐衣物。
“正如市一高校長郭冰川在她的悼詞中所說:‘她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也在奉獻與奮斗中實現了她作為一名教師的人生價值和理想追求,始終堅守教書育人的理念不動搖,始終堅持做人第一的品格矢志不移’。” 楊冠群說。
風雨同舟 互敬互愛
“在53年的婚姻生活中,我們夫妻風雨同舟,互敬互愛,情深意篤,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與她在一起,我特別快樂。她通情達理,樂觀豁達,對我和孩子都非常好。有她在,家中常常充滿笑聲。” 楊冠群告訴記者,劉翠梅臉上有麻子,有時有些自卑,他的一句“人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內心美勝過外表美” 的話感動了劉翠梅。
“她非常愛我,不論是我響應黨的號召停學提前參加工作、特招到航空院校上學,還是生病住院、離隊復員,她都對我不離不棄。記得有一次在我生病住院期間,她給我寄的筆記本上寫道:‘您一定要戰勝病魔,望你具有無堅不摧、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達目的永不罷休的鋼鐵意志。’我復員回鄉時她在日記中又寫道:‘疾病是害人之首,它會毀掉人的前程。難道我會失去良心損害友誼嗎?不能,絕對不能。’” 楊冠群回憶道。
“我們是在女方是人民教師,男方務農的情況下結的婚。當時軍委有個文件,女方有工作,男方是志愿兵的,復員時要安排工作,于是我先后到財政局和縣委機關工作。4個孩子全靠她一手帶大。她經常一只手抱著孩子,一只手批改作業。”楊冠群說,因工作關系,他經常不在家,買煤、買面、擔水、贍養老人,全落在劉翠梅一人身上。
“雖然那時生活不寬裕,但她經常給我的父母寄錢。她兄弟姐妹幾人,她母親只愿跟她一人在一起生活。可見她對老人是非常孝順的。她對孩子要求嚴格,孩子們也都很懂事,長大后,都一個個成了才。” 楊冠群告訴記者。
楊冠群說:“后來,我轉行當了一名老師。我能成為河南省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和全國百名優秀政治教師,并到北京人民大會堂開會,這都和劉翠梅的鼎力支持分不開。”
相依為命 白頭偕老
“我們在感情上相互依賴,在精神上相互支撐,在生活上相互照顧。” 楊冠群說,他們剛結婚的時候,工資少得可憐,日子過得很緊張。那時,經常吃青菜,很少吃肉,但劉翠梅還是變著法子不斷改善生活。她帶領孩子們種菜、養雞、喂兔子,以補貼生活。她是節衣縮食、勤儉持家的模范。
楊冠群說:“為了買房子,她退休后陪我到青島、鄭州民辦學校任教,后來又創辦民辦高中。那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相依為命的含義。”
“近幾年,我們形影不離,走到哪里都牽著手。開始的時候,我們是下樓梯的時候互相照顧,后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拉著她的手,我心里特別踏實。后來,她的病情加重,走路吃力,我就騎著電動車帶著她到處轉。我還給她開玩笑說結婚時沒有坐花轎,現在坐‘電動花轎’過過癮。” 楊冠群對記者說,“漸漸地,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我們也老了。我們一起做飯、洗衣、拖地、散步、看電視、鍛練身體,幫孩子干點力所能及的事。白頭偕老成了我們的口頭禪。”
懷念到永遠
“劉翠梅患糖尿病、高血壓、心絞痛、脂肪肝等多種疾病,經常服藥、打針,有時用兩個手輪流按著自己的穴位止痛。她很樂觀,經常做醫療保健操,愛聽播放機唱戲。2015年7月至10月中旬的3個多月里,我們天天帶著孩子們到置地公園玩。每個景點她都看,每個小橋她都走。見有人拉弦子,她就唱《花木蘭》、《穆桂英掛帥》選段。去年農歷八月十五晚上,她還在17樓樓頂給學生們演唱《花木蘭》選段。她樂觀向上的性格使我想起了我倆的共同誓言:‘人生的目標:勇往直前;人生的態度:奮斗樂觀;人生的品格:真誠正直;人生的責任:價值奉獻;人生的幸福:祖國繁榮和家庭溫暖。’”楊冠群說,劉翠梅于2015年11月15日9時10分因病醫治無效而離開了人世,這使他悲痛萬分。
“她的音容笑貌就那樣留在我的記憶中。我整夜睡不著覺,感覺自己一下子老了很多。” 楊冠群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對劉翠梅的思念將伴隨著我的余生,思念她是我最幸福的時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