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圈]收藏煙嘴只為開心
摘要:□班永威 文/圖 劉先生收藏的煙嘴。 劉先生收藏的煙嘴。市民劉先生雖然不吸煙,家中卻收藏了數百枚煙嘴。“我平時喜歡收藏點兒東西。我很喜歡這些煙嘴,它們很可愛,
□班永威 文/圖
劉先生收藏的煙嘴。
劉先生收藏的煙嘴。
市民劉先生雖然不吸煙,家中卻收藏了數百枚煙嘴。
“我平時喜歡收藏點兒東西。我很喜歡這些煙嘴,它們很可愛,也很有意思。”近日,劉先生向筆者展示了他收藏的煙嘴。
看到煙嘴愛不釋手
劉先生今年50多歲。幾年前,他迷上了收藏,經常到舊貨地攤上“尋寶”,家里有硯臺、字畫等。一次意外的發現,讓劉先生與煙嘴結緣。
那是一個秋天的午后,劉先生到市區一個舊貨市場閑逛。他在轉了一個多小時后準備回家時,突然被地攤上的一枚煙嘴吸引住了。他仔細觀看,發現這個煙嘴是由瑪瑙做成的,上面天然形成的圖案很像一只飛翔的小鳥。攤主向他介紹,這類紋理天然形成圖案的煙嘴十分罕見,被藏家稱為“影子”。
劉先生越看越喜歡,花30元錢把它買回了家。回到家后,劉先生通過翻閱資料得知,小小的煙嘴收藏有很多學問。從此,他癡迷上了收藏煙嘴。
數百枚煙嘴形態各異
此后,劉先生無論走到哪里,都喜歡到舊物市場、古玩市場或商店“淘”煙嘴,甚至有時候看到別人用煙嘴抽煙,都要想辦法上前觀賞一番。
劉先生收藏的數百枚煙嘴,有長有短,年代也不一樣。這些煙嘴材質不同,有青銅的、瑪瑙的、白玉的等,圖案形態各異,既有渾然天成的各種紋路,也有利用天然紋理稍作加工的,還有各種顏色一致的煙嘴。筆者看到,雖然大多數煙嘴的長度只有10厘米左右,直徑不過幾厘米,用來裝飾、雕刻的面積十分有限,但煙嘴上的圖案格外精致,有捻須微笑的老人,有振翅欲飛的鳳凰等,栩栩如生。
小小煙嘴故事多
據劉先生介紹,煙嘴的材料有多種,比如翡翠、瑪瑙、白玉、料器等。煙嘴的外觀小巧玲瓏、規整圓潤,掛在胸前或系在腰間都別有情趣。
“據了解,明朝崇禎末年吸煙盛行,到了清朝,此風更盛。舊時人們吸煙很有講究,與吸煙者的地位和身份有著密切關系。”劉先生說,一根煙袋由煙嘴、煙桿和煙鍋3部分組成,俗稱“煙袋鍋兒”。用玉或瑪瑙雕成的煙嘴,是旱煙袋上最貴重的物件。在北方,抽煙的人基本上都要配備煙袋和煙口袋(煙袋用來抽煙,煙口袋用來裝備用煙葉)。
“對于煙嘴,我也是通過翻閱書籍了解的。煙嘴的故事很多,也很有趣。”劉先生說。
收藏煙嘴只為開心
“為了增強整體美感,很多煙嘴還在管上雕刻紋飾。如舊時流行于東北、西北一帶的長煙桿,為了減弱煙的辣味和火氣,煙嘴較長,雕刻的圖案大都粗獷而簡凈,技法以深浮雕為主,整體觀感渾厚樸實。現在,煙嘴慢慢成為人們把玩的物件了。”劉先生說。
目前,文玩市場上的煙嘴,以晚清及民國初年的較為常見,材質頗為繁雜,因而正確辨識一件老煙嘴的材質至關重要,如質地、水頭是否有綹裂,包漿是否勻凈飽滿等,都是區分其價值的要素。另外,雕工也是不能忽視的環節,以造型自然流暢、紋飾意趣清新恬淡、富有地方民間藝術特色者為佳品。如果料工能夠完美結合,就是很好的收藏品。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好看的煙嘴,但對方要價太高,我只能默默地欣賞了。”劉先生說,雖然他整天擺弄煙嘴,但并不抽煙。這些年,他將煙嘴當成自己的伙伴,經常約上幾個志同道合的藏友一邊聊天一邊“顯擺”,讓朋友們看看他收藏的煙嘴。如果在哪里遇到喜歡的煙嘴,他總是想法設法購回,自己的煙嘴卻極少出手。
“在收藏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結識了很多朋友,這些都是不能用錢衡量的。很多藏友收藏東西不是為了賺錢,我也一樣,主要是為了讓生活多一份樂趣,讓自己開心。”劉先生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