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年輕人孝心反哺 彰顯家庭責任意識
摘要: “金額雖然不多,但也算是自己畢業后回報父母的第一份心意。”春節期間,“90后”男生吳坤峰通過銀行卡給父母轉了1萬塊錢工資以表孝心。 長期以
“金額雖然不多,但也算是自己畢業后回報父母的第一份心意。”春節期間,“90后”男生吳坤峰通過銀行卡給父母轉了1萬塊錢工資以表孝心。
長期以來,提到“90后”(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經常被人們貼上“個性張揚”“缺乏擔當”“孝心缺失”“沒有責任感”等標簽。面對種種略顯尷尬的評價,不少“90后”年輕人開始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不再是“啃老族”,孝敬父母長輩也“不含糊”。
今年24歲的吳坤峰就是其中之一。他說,他去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目前在南昌市一家國企上班,收入處于同齡人的中等水平,工作半年的他經濟上可以完全獨立。
“感覺蠻開心的,不再是‘啃老族’了,可以憑自己的勞動,去分擔點家里的負擔。”吳坤峰說,他還有兩個姐姐,父母把他們養育這么大真的很不容易。
收到兒子1萬塊錢時,49歲的彭香嬌感到既驚喜又欣慰。作為一個母親,她已經習慣了付出,卻沒想到兒子大學畢業工作后的第一個春節,就給自己準備了一個這么大的“紅包”。
現就職于廣東一家大酒店的劉海也是一位“90后”小伙子。他坦承,過年沒有給父母準備紅包,“但年底回家時給我爸買了兩瓶紅酒,給我媽買了條玉手鏈。”
據了解,在劉海的老家歷來有這樣的規矩和傳統:外出工作的子女,都要給長輩帶份禮物。
“我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的禮物是曲奇餅干,因為這種餅干不會太硬,老人家吃比較合適,口味也不錯。”劉海說,雖然當時離過年還有1個月,但他已經開始為長輩準備貼心的新年禮物。
劉海說,“自從大學畢業后,我就沒向家里伸手要過錢,我覺得參加工作了,就不應該做‘伸手黨’。”
今年22歲的杜娟娟是江西一所高校大四學生,雖然還沒有畢業,但她已經開始實習找工作了。她說,“作為子女,一定要對父母、對長輩有孝心。我過年雖沒給父母買什么東西,但是在家多幫父母做做事、多陪長輩說說話,也算是一份孝心吧。”
南昌航空大學社會心理學教師袁華認為,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閃光點。“以前‘90后’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養尊處優,缺乏責任,還很叛逆。如今的‘90后’讓我刮目相看,他們變成熟了,不僅學會了自立自強,還懂得如何孝敬長輩。”
“這也彰顯了他們的一種家庭責任意識”,袁華說,造成“90后”年輕人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家庭的教育,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和教會他們遵守孝道;二是社會的磨礪,社會的資源分配中,年輕人不占優勢,生存壓力大,迫使這些“90后”不得不學會自我改變。(吳鵬泉)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