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大身材 5款自主渦輪增壓SUV推薦
摘要: SUV車型的火爆給自主品牌帶來了全新生機,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小排量增壓發動機也逐步成為主流的選擇,相比傳統自然吸氣技術,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低速扭矩更為充沛
SUV車型的火爆給自主品牌帶來了全新生機,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小排量增壓發動機也逐步成為主流的選擇,相比傳統自然吸氣技術,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低速扭矩更為充沛,并且相比同級別自然吸氣車型在燃油經濟性方面也更加出色,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就為大家推薦時下熱門的搭載了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自主品牌SUV車型。
● 小排量增壓SUV:東南DX7
東南DX7的外觀設計原創性與設計感,賓尼法利納公司為DX7打造的設計理念十分前衛,犀利的三角形前大燈與與"展翼"式的進氣格柵營造出不俗的氣勢,下包圍輪廓則突出了十足的運動元素,尾部造型也同樣十分飽滿,粗壯的尾排顯示出力量感。
DX7的內飾設計很前衛,大膽的運用了黑色+咖啡色的配色方案,大量電鍍裝飾件的應用也提升了整體的檔次感,中控臺的造型十分舒展,貫穿式金屬裝飾條將整個內飾很好的串聯起來,包括儀表盤周圍都采用了很有質感的金屬裝飾包圍,在用料方面中控的絕大多數部位都采用了軟性的搪塑工藝,保證了觸感的足夠優秀。
DX7的多媒體功能十分完善,8英寸彩色屏幕的分辨率非常細膩,并且內置了3G網絡,第一年可以免費使用,通過網絡可以實現車聯網功能,內置的多款網絡音樂榜單非常實用,支持實時在線和下載收聽。在操作方式上采用了與iDrive類似的旋鈕+按鍵模式,并不支持觸控操作。
DX7的座椅拼色風格很前衛,視覺上偏運動,而坐上去感受是柔軟舒適風格,包裹性很好。內部空間方面,DX7的表現還算不錯,身高175cm的體驗者在后排乘坐時可以獲得超過兩拳的膝部空間,而頭部余量也保持在4指左右,中間地板的平整度也讓人滿意,第二排座椅可支持按比例折疊,放倒后的整體平整度也非常不錯。
動力部分,東南DX7采用了1.5T+2.0T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組合,其中主打1.5T車型,其最大功率為115千瓦,最大扭矩為215牛米并且具有DOHC雙頂置凸輪軸搭配三菱MIVEC智能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管理系統,與之匹配的變速器提供了6擋手動和5AT兩個選擇。
● 小排量增壓SUV:比亞迪宋
全新的宋作為一款城市小型SUV車型,擁有了十分精致的造型設計以及協調的車身比例。它已經擺脫了自主SUV車型繁重的線條堆砌,以及復雜的外觀裝飾件。車身側面的腰線非常突出,官方稱之為反弧面設計 能夠令整個車身側面呈現出更為立體的效果。在車身尺寸方面,宋擁有4565mm/1830mm/1720mm的三圍數據,軸距達到了2660mm,定位緊湊級SUV。
內飾的設計成為了比亞迪提升形象的關鍵,也是成為了努力滿足消費者并體現產品價值之處。宋采用了大面積的搪塑軟性內飾,努力提升觸感的優越性,裝配精度與材料選配上也都較之前的產品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宋的中控臺上具備了一款8英寸多點觸摸屏,它無疑也成為了整個內飾中的最大亮點,使用是官方命名的CARPAD多媒體系統。這塊屏幕除了提供更為簡易的系統操作之外,內在功能上也表現的非常出色,搭載的第三代全景影像系統效果十分出色。
比亞迪宋采用了雙色拼皮座椅的設計,并且加入了獨有漢字"宋"的專屬刺繡LOGO,前排座椅有著良好的包裹性,肩部的支撐較好 頭部空間足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測試人員身高176cm)。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略微向后,但并不影響整體舒適性 腿部空間余量較大約為兩拳,頭部則僅有一拳左右。
動力方面,宋提供了三種動力配置,分別是采用1.5T或2.0T發動機的汽油版的車型,以及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雙模版車型。其中雙模版的車型采用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前后雙電動機,其中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13千瓦(154馬力),最大扭矩240牛米。
● 小排量增壓SUV:北汽幻速S6
幻速S6作為旗下首款主打城市定位的緊湊級SUV車型,在外觀的設計上也采用了時下流行的"X"型中網造型,大面積的電鍍裝飾件讓正面造型更加精致大氣,而車身平直的線條處理簡約明快,貫穿式的車尾電鍍條幅在提升視覺寬度的同時也增強了整體的層次感。
幻速S6的內飾造型采用了以柔性線條勾勒的中控臺,并且輔以實木紋路的裝飾板顯得成熟穩重,多媒體按鍵區的設定較為傳統,在裝飾件方面并未采用過多的電鍍材質,黑色磨砂處理的方式對于成本控制有很大的貢獻,只是在質感的營造上略顯沉悶。
幻速S6的多媒體系統設定比較簡單,從功能上來看也比較傳統,包括了導航、倒車影像以及車載藍牙等常規功能,并沒有搭載時下較為流行的車聯網系統,讓人稍感遺憾。
幻速S6的軸距尺寸達到了2700mm,在同級別緊湊級SUV車型中已屬上乘,較長的軸距為幻速S6帶來了較為寬敞的車內空間,尤其對于后排乘客來說,都可以獲得較為充足的頭部與膝部空間。
動力方面,幻速S6搭載一臺1.5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50匹馬力,峰值扭矩215牛米。傳動部分先期上市的車型均為6速手動吧,而預計將再未來也會添加CVT變速箱車型。而在底盤懸架上,幻速S6則采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架系統。
● 小排量增壓SUV:廣汽傳祺GS4
外觀方面傳祺GS4采用了光影雕塑2.0設計理念,通過線條的流動和光影的變化強調了車型的姿態和比例的協調,前格柵造型則符合傳祺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尾部設計也十分簡潔飽滿,上下兩條凸出的橫線起到了很好的拉伸效果,懸浮式徹底的設計也非常前衛時尚。
GS4的內飾設計同樣非常新穎,中控區采用了六邊形設計,整體按鍵的布局也非常緊湊,黑+棕的配色方案烘托出不錯的豪華屬性,金屬裝飾件有效提升了車內質感。六邊形的空調控制按鍵區同樣非常新穎,并采用了黑色鋼琴漆邊框裝飾。
傳祺GS4采用了與GA6相同的多媒體系統,這套由8英寸彩色觸摸屏為載體的多媒體集成了北斗+GPS雙模式導航、車載藍牙、帶軌跡的倒車影像以及手機互聯等時下非常流行且實用的功能,整體操作的手感也非常靈敏。
傳祺GS4車內空間優化的也非常不錯,從實際體驗的角度來看,身高176cm的體驗者在后排可以獲得2拳左右腿部空間和1拳左右頭部空加你,在同級別中處于較高水準,后備箱的容積為450L左右,并且可以通過折疊座椅的方式將行李艙擴充至1410L,唯一讓人感覺稍有不足的是兩側的凸起有些明顯,裝載大件時會受到一些影響。
傳祺GS4采用了1.3T渦輪增壓發動機作為動力系統,最大功率為101千瓦,最大扭矩可達202牛米,綜合輸出參數超過傳統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并且在燃油經濟性上更勝一籌。底盤懸掛方面傳祺GS4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掛結構,底盤由傳祺和保時捷聯合調校,驅動形式上均為兩驅版本。
● 小排量增壓SUV:海馬S5
海馬汽車在S5身上應該說沒少下心血,其外觀設計來自于一家名為LD’A的國際汽車設計公司。不得不說,這個團隊為我們帶來的海馬S5造型還是能夠博取年輕人眼球的。這款車的車身尺寸相比同級別車型卻并沒有太大的優勢。基本上可以說是緊湊級SUV中體積最小的,要不是它有著2630mm的軸距。
內飾部分倒是值得稱贊一下海馬S5,作為一款10萬元左右的自主品牌SUV車型。能夠在車內大量的使用搪塑的軟性材質,這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至少在同級別車型上還有很多都在使用著硬塑料。雖然做工的細致方面還有更好的提升空間,但是選材方面的提升也是值得肯定的。
海馬S5多媒體系統的尺寸不是很大,但功能還算齊全,并且廠家細心的在其上設計了遮光罩,避免行車時反光的影響,而且在配置上也同樣值得一提,它配有的36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這個級別中似乎就并不多見了。它通過中控液晶屏,將車身四周的情況及時的反饋給駕駛員。
海馬S5座椅采用了皮質座椅,并且采用雙色搭配而且在舒適度上也能夠讓人滿意,座椅的靠背非常柔軟,坐墊卻是軟硬適中。在乘坐空間方面,雖然海馬S5的車身尺寸并不大,但是車內的實際空間卻表現的非常充足,前排頭部四指,后排腿部兩拳,這都已經足夠滿足日常的需求了。
海馬S5裝備的是海馬自主研發的全鋁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6000rpm,最大扭矩223N·m/1800-4000rpm,在數據上和同級車型相比有一定的優勢。同時,比利時邦奇為海馬S5提供CVT無級變速箱,對于一款城市用途的SUV來說,換擋平順和節油是最大訴求,這種動力搭配比較合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