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費改一周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95%
摘要:萬能險費改一周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暴增95% 每經記者 涂穎浩 2015年2月16日起,萬能險費改全面啟動,取消了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不得超過2.5%的限制,最低保證利率由
萬能險費改一周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暴增95%
每經記者 涂穎浩
2015年2月16日起,萬能險費改全面啟動,取消了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不得超過2.5%的限制,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特性、風險程度自主確定。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利率進入下行通道,萬能險作為儲蓄型保險產品的收益優勢也進一步凸顯。在此情況下,2015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為萬能險)暴增95%至7647億元,占壽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三成。
值此萬能險費改一周年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如今市場上熱銷的萬能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基本設定在3%左右,體現產品實際收益水平的結算利率則更高,保險公司官網披露的2016年1月萬能險結算利率多數處于4%~6%之間。
結算利率多為4%~6%
2015年初,隨著費改的開啟,給萬能險帶來了新的契機——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完全市場化,評估利率上移至3.5%。根據規定,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不高于3.5%時僅需要備案。費改實施后,多家險企應聲上調了相關產品的保底收益。適逢國內利率進入下行通道,上調最低保證利率提升了萬能險結算收益中的確定性部分,無疑提高了市場對萬能險的關注度。
不僅如此,憑借不斷飆高的結算利率,一些險企還實現了萬能險銷量的井噴。2015年,華夏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比增長125%、富德生命增長165%、前海人壽增長93%、安邦人壽增長349%、珠江人壽增長110%、君康人壽(原正德人壽)增長336%……在以萬能型保險為主力險種的保險公司中,一些公司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原保險保費收入比值驚人:華夏人壽這一比值為29,珠江人壽則高達177。
從實際結算利率來看,2015年,市場上的萬能險產品年化收益率多數處于4%~6%之間。隨著利率水平的不斷下行,結算利率在6%以上的高收益產品比例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結算利率超過7%的產品集中在富德生命、前海人壽、珠江人壽和君康人壽幾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險企官網發現,從今年1月份的最新結算利率來看,萬能險產品的整體收益率并未出現下調跡象,4% ~6%仍是主流。
保底收益未大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費改前市場上的萬能險產品一般都配置了2.5%的保底收益。那么,費改實施一年之后,市場上的萬能險產品保底收益情況有什么變化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熱銷的萬能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一般設定為3%。
珠江人壽官網上顯示的三款熱銷產品:珠江月月贏三號終身壽險(萬能型)、珠江匯贏1號終身壽險(萬能型)(2015版)、珠江富贏一號兩全保險(萬能型),其最低保證年化結算利率均顯示為3%。安邦保險官網銷售的安邦養老樂享1號年金保險(萬能型)最低保證利率為3.5%,其產品介紹稱有“攻守兼備”的特征。
此外,記者查閱發現,華夏人壽和富德生命旗下多款高收益萬能險對應的最低保證利率也是3%。2016年1月結算利率高達7.20%的華夏搖錢樹兩全保險(D款),條款規定的保證利率為3%;富德生命e理財E、G、F款年金保險(萬能型)結算利率分別高達7.12%、7.70%、7.99%,富德生命招財寶一號、招財寶二號年金保險(萬能型)結算利率分別高達7.65%、7.72%,但對應最低保證利率也均為3%。
根據萬能險費改“管住后端”的要求,最低利率越高則準備金越高,對險企償付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在萬能險費改啟動之初,有業內人士預料,險企并不會全面大幅提高最低保證利率甚至打價格戰。如今看來情況確實如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最低保證利率在3.5%的萬能險產品仍是極少數。相反,即使是一些萬能險銷售大戶,在去年費改后新推的產品中也不乏最低結算利率仍為2.5%的產品。
監管層發文加強監管
2015年無疑是萬能險銷量爆發式增長的一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為萬能險)達7646.56億元,同比增長95%,占壽險公司總保費的32%,較2014年提升逾8個百分點。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2月初,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高現金價值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高現金價值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的2倍以內;其中預期產品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在1年及1年以下的高現金價值產品的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的1倍以內。
去年12月11日,保監會印發《關于加強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審慎性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針對當前部分公司期限錯配、成本收益錯配的情況,要求其進行壓力測試。數日之后,保監會又發布《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指引》及應用指引的通知,要求提升保險機構資金運用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
其后,萬能險一度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期限錯配、退保門檻過低等質疑聲音也蜂擁而來。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指出,今年高現價萬能險市場存較大變數。一方面,隨著市場利率不斷走低,負債端高收益率承諾連帶的成本增加對資產端的投資管理、風控等能力要求相應提高;另一方面,在監管急剎車背景之下,萬能險高增長很難持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