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之都”艱難蛻變
摘要:原標題:“電子垃圾之都”艱難蛻變 “街道兩旁堆積如山的電子廢件不見了,空氣中濃濃的刺鼻燒膠味沒有了,一些烏黑發臭的繞鎮河段也開始見清…&he
“街道兩旁堆積如山的電子廢件不見了,空氣中濃濃的刺鼻燒膠味沒有了,一些烏黑發臭的繞鎮河段也開始見清……”在被外界稱之為“電子垃圾污染之都”的廣東貴嶼,經過一年多的“產業再造式”污染整治,當地生態環境正在顯露新氣象。
在貴嶼鎮華美社區,原先臨街兩旁的店鋪內外是“堆積如山的電子廢件”,如今變成了一排服裝店、小吃店。華美社區村民陳烏智曾從事電子廢件拆解7、8年,如今正空閑在家。他說:“現在不能像以前那樣坐在街鋪里收購拆解電子廢件了,是非法的。”
公開資料顯示,在貴嶼,像陳烏智這樣從事電子廢件行業的拆解戶有50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家家拆解、戶戶冒煙、酸液排河、黑云蔽天”,當地這種令人觸目驚心的“野蠻生產”污染景象,長達數十年一直無法有效扭轉。
這種惡劣狀況長期危害當地居民生活,也對其下游潮汕地區母親河——練江水質造成嚴重影響。貴嶼鎮負責人說,為徹底扭轉這種狀況,2013年,廣東省政府批準通過了《汕頭市貴嶼地區電子廢物污染綜合整治方案》,要求強制和引導拆解散戶逐步進入“循環經濟產業園”,實現集中拆解和治理污染。廣東省委也明確要求,當地必須在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對電子拆解業的“圈區管理、集中治污”。
這是當地電子廢件拆解行業的一場空前大改造。到2015年底,貴嶼5000多家小作坊式的企業,已全部關停并轉融合成49家公司,進入了當地的“循環經濟產業園”。
記者在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看到,園區組織的專家團隊在對一些拆解業工藝流程進行升級再造。據介紹,其中有不少環保技術項目填補了國家空白,有些達到了國際最先進水平。在此基礎上,當地正逐步在園區內全面推行封閉式和自動化生產。
環繞貴嶼鎮的北港河,曾是當地電子拆解“非法酸洗”的主要集污場。當地環保部門監測顯示,當年有些河段含銅量甚至一度達到2%,超過危險廢物的標準。
如今,記者在北港河“馬望段”看到,該河段水質清澈,空氣沒有氣味??垦匕端◤V場,有不少當地人在此處休閑。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通過污染綜合整治,貴嶼的水、土壤和空氣質量環境均明顯改善。北港河底泥中重金屬鎘、砷濃度同比下降25.99%和59.38%。
生態環境的好轉也改變了當地一些居民的心態。在貴嶼鎮華美社區一處鋪面,當地居民陳偉文正打算開一間服裝店。他說,以前就想掙了錢逃離,街道上到處堆放的是電子垃圾,白天晚上都要緊閉窗戶。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當地居民開始有長期定居的打算。
汕頭市潮陽區委書記陳新造說,目前貴嶼污染治理只能說出現了曙光,從長遠來說還任重道遠。因為貴嶼的污染歷史欠賬存量巨大,所需的技術與資金是個海量,現階段還只能有選擇性地開展部分環境修復。目前貴嶼“循環經濟園區”的定位只面向服務廣東電子廢件,將嚴格控制外地電子廢件流入。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經濟參考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