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的晚清民國老彩票
摘要:1987年,新中國發行了第一套彩票,由此翻開了中國彩票發行史新的一頁。追溯我國彩票的史源,其實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彩票的身影。詩仙李白在《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
1987年,新中國發行了第一套彩票,由此翻開了中國彩票發行史新的一頁。追溯我國彩票的史源,其實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彩票的身影。詩仙李白在《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中曾寫道:“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這兩句詩生動地勾勒出了當時博彩業的熱鬧場景。筆者不熱衷于購買彩票,但卻熱衷于收藏彩票。偶然中淘得的一張民國老彩票,不禁讓我對晚清到民國時期的彩票史有了更多的認識。
我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由官方發行的彩票,是在晚清咸豐、光緒、宣統年間。其中最早也是最有名氣的為湖廣總督張之洞批準發行的“湖北簽捐彩票”(清光緒三十一年)和“奏辦湖北簽捐副票”(清宣統元年)。這兩張彩票的正上方為武備學堂衙門的正視圖(宣統票則改稱湖北簽捐總局),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彩票下方及邊沿構成的清代代表性圖案“蛟龍出海戲珠圖”。
到了民國初年,彩票風行。自民國初年(1912年)至民國38年,政府曾先后發行了多種多樣的彩票,其用途涉及廣泛。有為籌集各省督軍軍餉,曾以“慈善”、“善后”等名義發行的彩票,如“湖北有獎義券”、“公益獎券”、“慈善救濟副券”等;也有國民政府為籌集發展航空筑路經費,多次發行的“航空公路建設獎券”,此外,還有救濟難民的“黃河水災救濟獎券”和法國商人在當時發行的“法商慈善獎券”等。
據有關資料顯示,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財政部門為添補財政收入及資金周轉,曾多次發行了有獎公債券,中央儲蓄會也數十次發行了有獎儲蓄券,這些券品印制正規,設計較精美。筆者收藏的這枚彩票就是發行于民國三十四年四月的中央儲蓄會福利獎券。該獎券正面印有獎券券號、券額、開獎時間、獎金免稅及附則等的說明;獎券背面標注有獎金等次及獎金額度。
彩票是一種歷史的產物,有著豐厚的歷史價值及文化內涵??傮w上講,晚清民國彩票更偏重于功能性,比之新中國發行的彩票,無論是從欣賞角度,還是在文化層次上,都不能相提并論。但晚清民國彩票包蘊的歷史信息,卻絲毫沒有影響它的收藏價值。(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