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醫院號販子又“上班”
摘要:公開叫賣一號百元 春節后醫院號販子又“上班” 春節剛過,剛剛遭重拳打擊的醫院號販子死灰復燃。北大口腔醫院、同仁醫院、北京婦產醫院……昨天
公開叫賣一號百元 春節后醫院號販子又“上班”
春節剛過,剛剛遭重拳打擊的醫院號販子死灰復燃。北大口腔醫院、同仁醫院、北京婦產醫院……昨天,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發現,號販子們準點“上班”了,而且明目張膽,不避保安。不少醫院的號販子甚至分工明確,有的在門口招攬“生意”,有的則組織人手在院內排隊,形成了販號“流水線”。
北京婦產醫院:
公開叫賣,不避保安
昨天一早,記者趕到位于團結湖的北京婦產醫院。剛到大門口,耳旁就不斷有人念叨“掛號,掛號”。記者和其中一個年輕男子搭上話,他毫不避諱自己的“行當”,對答如流。周圍幾個號販子也陸續找到了“顧客”,同樣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條件、討價還價,全然不把咫尺之外穿著制服的醫院保安放在眼里。而這位保安,面對周遭的號販子也像沒看見一樣,表情木然地站著。
“內分泌科最火,這周三的專家特需號一準給你掛上,你要自己掛,沒戲。”這位自稱“干了五年”的資深號販子,并不與記者對視,而是一邊說話一邊環視周邊潛在的“主顧”,并一個勁兒朝不遠處使眼色,不知何意。
問起價錢,這位號販子不假思索,“300塊,今天把醫保卡給我,周三你自己來取號、驗號,放心了再給錢。”說著,他麻利地掏出一張卡片遞給記者,上面印著“北京市婦產醫院醫師出診表”,從周一到周五,產科、婦科、特需三個科別出診的主任、副主
“提前一天預約就成?你就準能掛上?”聽記者帶出懷疑的口氣,號販子不高興了:“咱是干啥的,有人兒進去都排上了。”他沖著門診大樓方向一努嘴,“沒瞧見我剛才一直打信號呢嘛……”記者這才明白他之前擠眉弄眼的含義。
說話間,又有幾位患者湊上來,號販子一樣是那套話,“業務”嫻熟。一對男女神色匆忙,和號販子簡單聊了幾句,就拿上卡片快步走向門診樓。記者跟上去攀談,這對年輕夫婦大倒苦水:“掛三樓的特需門診,天沒亮我們就來排隊了,結果特需的門剛開,沒進幾個人號就沒了,真不知道號都哪兒去了。”“專家特需號本身300塊,找號販子掛號另要300塊,號販子跟專家一個待遇。”那位丈夫無奈地調侃。
詢問另外幾位前來就醫的患者,遭遇與上面這對年輕夫妻相仿。一位等在診室外面的患者家屬向記者透露,專家日常門診接診的,都是她的“老病人”,她自己給病人加號,這才能看上。這類病人數量龐大,大夫已然忙不過來了,頭一次來的“新病人”根本甭想掛上號。而要想成為“老病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掛專家的特需門診。“號販子的特需號,就值錢在這兒了。”這位家屬壓低聲音告訴記者。
北大口腔醫院:
今兒交醫保卡,明兒就取號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于魏公村的北大口腔醫院就診。苦苦排了兩個小時的長隊,還是沒掛著心儀的專家號。正準備走出醫院大門時,一個留著板寸頭的年輕人迎了上來。
“掛號嗎?專家號還是普通號?”
“專家號多少錢?”
“看你想掛誰的。”見記者發問,年輕人麻溜兒從兜里掏出一張“北大口腔代掛號”的名片遞了過來。記者提出要拔智齒,年輕人立馬報價,“主
“掛個兒童口腔的普通號多少錢?”一名神色疲憊的中年男子從掛號大廳出來,見有號販子,也湊上來詢問。“明天上午的號,400元。”“普通號也這么貴!”男子苦笑著離開。
正值上午8點半,北大口腔醫院當天的專家號基本已掛滿,沒掛到號的市民陸陸續續從掛號大廳里走出來。這個自稱小劉的年輕人和另外一人,分別把守在北大口腔醫院大門外兩側,見人就低聲問要不要掛號。記者遠距離觀察了20分鐘,大約有12人停下來詢問,其中有1人當場交付定金。
“這些人以前都在大廳里晃,這陣子管得嚴,不進來了。”醫院掛號大廳的一名保潔大姐告訴記者。
聽記者打聽號販子,一位連續3天半夜來排隊都沒掛上口腔黏膜專家號的大爺憤憤不平。“好多熱門專家號都把在他們手里,剛放號幾分鐘就沒了。”據大爺這幾天觀察,號販子也有分工,那幾個在門口攬生意的像是老板。老板自己很少排隊,手底下專門雇了一幫人替他排隊。
“從頭天下午四五點鐘就開始在醫院門口排隊,一直排到第二天早晨7點,十幾個小時給100塊錢。”老人算了算,一個主
下午3點,記者再次來到北大口腔醫院,發現小劉和另外1名年輕人已不見蹤影。
同仁醫院:
才進醫院門,就被攬“生意”
“專家號要不?”“不用排隊,拿到號付款啊……”昨天上午,記者出了崇文門地鐵站,剛走進同仁醫院大門,就不斷有人湊過來叫賣專家號。進了眼科專門的掛號大廳,除了排隊取號的人外,還有四五個號販子不斷上前攬客。
同仁醫院以眼科耳鼻喉科聞名全國,各地相關的疑難雜癥都奔這里治療,專家號更是搶手。早晨7點開始掛號,不一會兒,巨幅顯示屏上專家號大多已處于“掛滿”狀態。臨近中午,掛號處索性高掛“滿號牌”,此時,大廳里的號販子逐漸多了起來。
記者在掛號處詢問是否有近視眼矯正手術的專家號,工作人員表示已滿號。正當記者轉身欲離開時,一名穿戴整齊的女子上前詢問:“專家號要嗎?便宜,省得你排隊還掛不上。”
這名女子姓趙,自稱來自哈爾濱。“這個時候了,你肯定掛不到專家號了。姐給你出個主意吧!”她告訴記者,可以第二天早晨9點前到醫院外的胡同里把身份證交給她,由她“幫忙”掛號。“我掛專家號更容易,并且保證你能掛到,拿到號給300塊錢。”
“您這價格有點貴,我自己能掛上嗎?”
見記者疑惑,趙姓女子耐心解釋道:“你們年輕人會上網,可以從網站、手機或打114掛號。要不然就早晨4點來排隊,但到你這兒,有沒有號可說不準。”她還給記者算了筆賬:早晨4點到,基本上凌晨兩點就得準備出發,辛苦不說,還不一定能排上隊。其他方式掛號,專家號是約不上的。
“我就收你300塊錢,你頭九點到,把身份證給我,踏踏實實在外面等著拿號就行了,不算貴吧?或者你現在可以把身份證給我,明天10點來直接去門診就行了。”
記者以未帶身份證為由推辭明日再來,趙姓女子隨手拿出了一張紙條:“這是姐的手機號,明天到了給我打電話,一定要9點之前啊!”看到記者收起紙條,該女子才放心地離開,繼續在排隊的人群中找人搭訕。
一些外地來的患者只能妥協。來自陜西的
短評
管與不管,大不同
讀者們肯定還記得,就在春節前,一則女患者怒斥號販子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引發眾多患者強烈共鳴。緊跟著,醫院、公安等相關部門打出“組合拳”:門診樓里多了監管人員,大門口多了頻頻巡查的便衣警察、責任落實的保安,一時間號販子銷聲匿跡,患者一片叫好。
而如今,僅僅相隔數天,故態復萌。原因何在?明擺著,松懈了。這樣治而復亂的情況已出現多次了,癥結就在于不能常抓不懈。
誠然,號販子的出現有著更深層的原因,徹底解決確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年前重拳治理的效果已經充分說明,管與不管大不相同。
這不同,不僅體現在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效果上,更反映在老百姓心里。是只管了眼下一時,還是管得長遠,患者心里有桿秤。 (實習編輯 王夢潔)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