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政策今年將調整 差別化供地成方向
摘要: 當前土地市場冷熱不均,地價高位運行。從多方了解到,今年將調整土地供應政策,差別化供地將成為政策重點方向。 據經濟參考報2月5日報道,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政研
當前土地市場冷熱不均,地價高位運行。從多方了解到,今年將調整土地供應政策,差別化供地將成為政策重點方向。
據經濟參考報2月5日報道,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政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慶日表示,2016年將進一步調整土地供應政策。配合供給端結構性改革,未來土地供應的方向為補短板,重點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土地供應的重心將放在調控區域經濟平衡、倒逼土地利用方式轉型、引導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等方面;建設用地的結構優化、閑置用地處置、低效用地再開發將成為未來滿足發展用地需求的主要途徑。
“未來應合理評估‘新市民’城鎮化進程中對現行用地需求各方面帶來的變化”,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認為,應該從總量、結構、類型著眼,切實實現有效需求與現行市場的對接融合,通過精準化的供應管理,避免資源錯配導致的“新庫存”形成。
實際上,近年來,國務院就進一步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等事宜,先后出臺了多個文件都涉及到差別化用地支持政策。2015年12月,國土部曾經會同發改委等五部委出臺《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國土部方面表示,針對具體行業的單獨支持政策,還需要進行整體設計。
事實上,回顧2015全年的土地市場,地價一直在高位運行。以第四季度為例,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的綜合、住宅地價環比上漲城市超過七成,同比上漲城市約占八成。此外,第四季度,國土部方面監測的異常交易地塊數量明顯增加,季度內全國上報異常交易地塊62宗,比第三季度增加了31宗,增幅為 100%,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宗,增幅為 138%。其中,一線城市異常交易地塊數量約占四成。
針對土地市場的分化現象,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曹倪娜表示,在2014和2015年房地產市場大分化的市場環境下,大型房企甚至是險資類金融企業,涌入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拿地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促使土地價格加速上升。
國土資源部調控和監測司巡視員董祚繼介紹:“我國以有償使用為主要內容的城鎮土地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客觀而言,市場化配置不足與過度市場化問題同時存在,前者導致土地粗放利用、國有資產流失和企業不公平競爭;后者導致企業用地成本過快上升,降低產品競爭力,并阻礙產業調整升級”。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分析指出,2016年一季度,土地價格整體將延續 2015年趨勢。在“去庫存”的壓力及各種新政策的綜合影響下,住宅地價整體將呈現微幅波動,熱點城市積聚的上漲動力在短期內仍可能發揮作用,但區域間、城市間的分化長期持續。
董祚繼表示,在遏制產業用地成本過快上升方面,除了多渠道拓展建設用地空間、控制征地拆遷成本不合理上漲外,關鍵是完善土地供應特別是有償使用制度。他說,未來土地供應政策制度創新方面主要包括盤活利用現有用地、新產業新業態用地精細化管理、產業用地差別化政策、改進產業用地供應管理。
“現行單一生產功能、產城分離的開發區用地管理方式,不僅擴大了用地需求、降低了管理效率,也加大了配套設施建設、物流和運營成本”。董祚繼表示,應推動開發區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對于單一功能的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也應適當安排建設用地用于商品零售、住宿餐飲、商務金融、城鎮住宅、文化休閑等建設,最大限度降低用地成本,提高企業和城市競爭力。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長竇敬麗說,為了支持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近期國土部聯合多部委出臺了系列針對新產業、新業態的用地指導意見。“尤其是針對處于創業起步階段的中小微企業‘拿地難’的問題,這些扶持政策給予了‘特別空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