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歷史 文史研究

明都堂王誥的坊間之謎

2016-02-05 08:26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晚報記者 姚會峰 通訊員 翟華玲/文 晚報記者 王冬霞/圖據有關資料記載:王誥,字公遇,號棠溪,河南西平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進士,曾任山東按察司副使

□晚報記者   姚會峰   通訊員   翟華玲/   晚報記者   王冬霞/

據有關資料記載:王誥,字公遇,號棠溪,河南西平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進士,曾任山東按察司副使、陜西布政司使、南京戶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資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等職,著有《河西稿淮南奏議》、《三余雅會題》、《東隅集翰》等書。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感疾卒,歸葬西平。因明代都察院長官都御史、副都御史、僉都御史以及被派遣到外省帶有這些兼銜的總督、巡撫,均稱都堂,故后人稱王誥為王都堂,稱王誥的墳墓為王老墳或都堂墓。因為王誥的一生經歷、死亡原因、歸葬之地等在明史上少有記載,所以,充滿神秘色彩的王誥就被后人紛紛演繹,有關他的故事在坊間也廣為流傳。

20151217日,記者在王誥的故鄉西平縣譚店鄉王吉白莊村(古為王寨保老王莊),采訪了他的后人,拜謁了王老墳,以期探究這位為官一生、文武雙全、謎云重重的明都堂。記者當天采訪了王誥的第十七代孫王國華和王國章、第十八代孫王龍頭、第二十代孫王保印等,通過采訪并查看有關文字介紹,覺得王誥在坊間有幾個謎點。

reny16026.jpg 

王保印介紹王誥墓的結構。

年齡之謎

之所以說王誥有年齡之謎,是因為他的享年在坊間說法不一。

負責續編《西平王氏家譜》的王保印介紹說,從王誥的墓志銘上可以看出,王誥高祖王安是明初從河北臨城趙州縣雙井王鄉遷居西平縣王吉白莊(古為王寨保老王莊)的。王誥的父親是王志德,戶部王府郎中前,臨泉王府教授,相傳“凡書目一過而成誦,享年六十有六。”王誥在兄弟仨中排行老大,是王安的第四代孫。相傳王誥幼時隨父在山東生活,少年時回西平縣城讀私塾,聰明伶俐,不茍言笑,遺傳了父親的基因,詩文過目能誦,遇事能敏捷化解。明正德己卯即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中舉,明嘉靖癸未即明嘉慶二年(公元1523年)取得進士。踏入仕途后,王誥因能文能武,平山西大同之亂,剿江淮猖獗倭寇,處事果敢,剛正不阿,深得皇帝的器重。回鄉賦閑時,他看到夕陽下的百里老王坡美景,又聞到飄來的酒香,頓時文思泉涌,即興作詩一首《周泊漁歌》:“周泊漁歌欸乃歌,漁歌常在白云窩。一聲撥弄煙波棹,兩鬢蕭騷霧雨蓑。別岸篝燈眠月晚,旗亭換酒夕陽過。滄浪自得鳧鷗趣,肯傳人間萬戶多。”而且,他還寫了多首詠嘆家鄉美景的詩句,流傳至今。至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仙逝,王誥一生被提拔13次,居官34年。

據《明世宗實錄》記載:王誥,河南西平人,明嘉靖三十六年卒,終年六十有八。明嘉靖三十六年是公元1557年,據此推算,王誥應該生于1489年,即明孝宗弘治二年。

明嘉議大夫通政史司通政史鈞陽李登去所撰的王詰墓志銘中卻是這樣記載的:“嘉慶丁巳十一月二十二日,右都御史棠溪王公卒于官……公生弘治戊午,享代財六十。”明弘治戊午即公元1498年,嘉慶丁巳即公元1557年。由此可以看出,王誥生于1498年,卒于1557年,實際享年59歲。至于“享代財六十”,是按習俗虛了一歲。

《西平縣王氏家譜》收錄的《御葬文》中有這樣的記載:“云卒之歲距公生弘治十二年戊午享壽六十七歲。”《御葬文》是在王誥死亡后的第二年(明嘉慶三十七年戊午)冬,由皇帝下旨厚葬王誥時,遣時任河南布政司右參政李豸致的祭文。據此推算,王誥生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卒于明嘉慶三十六年丁巳(公元1557年),享年應該為58歲,何來“享壽六十七歲”?再者,明弘治十二年不是戊午年,而是己未年,難道《御葬文》也會出錯?

因此,在采訪中,王誥的后人說不清他們的祖先到底活多大歲數,有說68歲的,有說60歲的,也有說69歲、61歲或62歲的,沒有說他活58歲或59歲的。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由此,就難以斷定王誥到底出生于哪一年。

死亡之謎

據王誥的墓志銘記載,王誥一生娶兩個妻子,育有7個兒子和2個女兒。所娶正室李氏生三子二女。李氏亡后,王誥又娶繼室謝氏,生四子。

“王誥還有一個初戀情人,就是他進京趕考途中遇難時的恩人之女,后被皇帝看中,納為娘娘。這也是導致他死亡的一個傳說,是他死因之謎中的一謎。”王國章說。

相傳王誥進京趕考途中,路過尉氏縣李家莊時突遇暴雨,無奈躲到村里一大戶家避雨。這家大戶的主人就是李家莊的李員外。李員外熱情款待他。通過交談,李員外相中了這個才華出眾的青年,便將女兒許配給他。

王誥赴京都應試,因文才超人,高中榜首。皇上十分器重,便想招王誥為駙馬。王誥不敢欺君,把實情告知了皇上。皇上就派人把李小姐接進了京都。李小姐到京都后,皇上見她花容月貌,便封為后宮娘娘。王誥也不敢抗旨,只有聽命。

李娘娘雖然身伴皇上,但心里裝的仍是王誥。因王誥時常在外征戰,李娘娘時常思念,面無喜色,皇上也不知何故。一日,皇上正與李娘娘下棋,王誥面見皇上有事稟報。皇上對王誥說:“愛卿與娘娘對奕是了,我與之戰,她盤盤皆輸,倒是沒味道了。”王誥應諾,便與娘娘開始下棋,不知不覺中娘娘眉開顏笑。

王誥在江南剿倭期間,娘娘染病臥床,御醫無計可施,每日茶水不進。一次夜里夢囈,連叫御史,要與之對奕。皇上得知后即刻傳旨,令王誥連日趕回。

王誥接到旨意后,心中忐忑,于是便留書一封,吞金自盡。消息傳到京都,皇上下旨:將王誥尸首運回京都,圣祭安葬。只可惜路途遙遠,尸體腐化,只帶回王誥一顆腐爛的頭顱。皇上看過,再三哀嘆,便下旨鑄金頭一顆,送回王誥故里汝寧(當時西平屬汝寧府)安葬。

可是,途中歷經多個省、府、縣,金頭被換成銅頭、鐵頭,安葬時竟然成了木頭。由于王誥在家鄉是最大的官,又有金頭的傳說,所以,王誥的墓多次被盜挖。

王誥的另一死因之謎,就是王誥墓志銘中所述:“剿除倭寇,江北數寧。委用方殷,以疾長逝。”

“據有關資料記載,王誥一生為官,感疾卒。他忠君為民,忠于職守,定大同兵變,巡撫甘肅,剿除倭寇,厥功昭偉。王誥從中進士,授行人,遷戶部郎中;定大同馬到成功,記功在冊;官汝寧世襲千戶,后補任山東東知府,升山東按察院副史;晉山西布政司副使;尋擢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巡撫甘肅,練兵馬,增城堡,戌邊衛國,政績顯赫,受白金文綺之賜;累遷南京戶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撫淮南地方。”王保印談起王誥的升遷如數家珍。

說起王誥的死因,王保印也是一臉的茫然,但對王誥剿倭之事深信不疑:嘉慶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二月二十五日,因南直隸浙江倭寇猖厥,前剿倭總督楊宜因平倭不力被逮回京,王誥在恩師、朝庭重臣吏部尚書李默的大力舉薦下,力排嚴嵩、趙文華等奸臣的阻撓,接任楊宜,當上了總督南直隸江南江北、浙江、福建等處軍務,兼理海防江洋防守的剿倭總督。

沒想到王誥奉旨率師剛離京都,趙文華因在之前的平倭中欺騙了皇上怕被追責,又倚仗嚴嵩的權勢,就設計陷害王誥的恩師李默。結果嘉慶帝聽信饞言,李默入獄。

趙文華又向皇帝誣陷王誥是李默的門生,屬于同黨。二月二十九日,王誥尚未到達江南就被免了剿倭總督的職務。據分析,趙文華這樣做,一是為了扳倒他和嚴嵩的政壇老對手李默,二是怕王誥剿倭時發現他欺騙皇帝后而告發他。所以,他就力推他的同黨胡宗憲為總督而換掉了王誥。王誥也成了任期最短的總督。

王誥墓志銘中的“以疾長逝”在坊間有三種說法:

一是王誥被免職后,又被勒令回鄉。在家鄉因忠心報國、為民解憂的報負難以實現,他整日抑郁,有病而終,也算是剿倭的七任總督中唯一得以善終的總督。

二是王誥被免總督職務,但仍保留都察院右都御史之職,嘉慶三十六年二月又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他因在剿倭中屢立戰功,且當時倭寇又擾淮陽,便向皇上奏請賜他旗牌以便行事。嘉慶三十六年六月,皇帝下旨:準予他不妨原務兼提軍務,嚴督水陸主客官兵,相機調度,速剿江北倭寇以靖地方。此后,王誥為剿倭彈精竭慮。他的大兒子血染疆場,他也因操勞過度,身染重病,不治身亡。

三是由于王誥在剿倭中智勇雙全,文武兼備,不但令倭寇膽寒,也令朝中的奸臣嚴嵩和趙文華之流擔憂——怕他們的劣跡日后敗露被皇上問罪。于是,他們勾結倭寇,下毒害死了王誥父子。

這后兩種說法與《西平縣王氏家譜》收錄的《御葬文》中的記載“死于官”較相符,死亡的時間都是明嘉慶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冬。

歸葬之謎

《河南通志》記載:“王誥故里在縣西王寨保下里老王莊。明右都御史王誥墓在西平縣城西三十里,汝河北岸。”

嘉慶三十七年《御葬文》記載:“是歲十一月甲申葬于王寨鎮東汝河北岸,汝水之陽,從先祖塋兆之次禮也。”

《王誥墓志銘》記載:“嘉慶丁巳(公元1557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右都御史王公卒于官,歸葬西平。”

“古代,老王莊曾被稱為保或鎮,是王誥的前幾世祖居住地,現在的王吉白莊是王誥及其后人從老王莊遷出來后的居住地。”王國華介紹說,王誥的故里其實是王吉白莊。

當天中午,記者和王氏族人一起來到位于小洪河北岸的王家祖墳所在地(因上世紀70年代興修水利,為了河道取直,繞過王家祖墳,新河道位于王家祖墳的北邊,所以王家祖墳也可以說在小洪河南岸)。王龍頭說:“王誥的墓在1967年被何莊學校的師生扒毀過。據《西平縣王氏家譜》記載,墓東西長55米,南北寬35米,1970年發掘,出土有銅香爐、墓志、墓碑、金簪等。墓志銘刻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兩塊正方形青石結合為一。銘文楷書,46行,1594字。石刻《明故資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吏棠溪王公墓志銘》在西平縣文物管理所保存。拓片藏于西平縣檔案館。”

王保印說:“從文字記載可以確定,王誥死后,葬于祖墳。但1970年西平縣官方發掘時,墓里有三口棺材,棺材里沒有王誥的尸骸。所以王誥究竟葬在哪里,給后人留下了懸念,坊間也就有不同的流傳。”

相傳王誥吞金自殺后,由于尸骨不存,皇帝下旨鑄個金頭歸鄉厚葬,卻被沿途官員換成了木頭。王誥的兒子就進京上告,于是皇帝就下旨,令沿途州、府、縣的21名官員,在各自的轄地修建一個王誥墓,所以,現在沒人知道哪個王誥墓是真的。

有說王誥剿倭時病死,因離家遠,就埋在了當地。王誥死后第二年,皇帝下旨,由官方在王誥的家鄉舉行隆重的葬禮,實際厚葬的是王誥的衣冠。所以,現在的王誥墓其實是王誥的衣冠冢。

“如果是衣冠冢,為啥發掘墓時,會有一個大磷火球從墓里突然升空?”王國章說,當時是夏天,他就在現場,看到了這一幕。大磷火球升空后,劃向東南,落入了河水里。如果沒有尸骸,咋形成的磷火球?令人費解。

    “至于王誥為何在死亡一年后,皇帝才下旨厚葬,沒有歷史記載,目前也沒人去考究,這可能永遠是個謎。”王保印說,王誥既然死在官任上,而且死在剿倭前線,或許他的死訊報到朝庭后,因為有嚴嵩等奸臣從中作梗,所以皇帝無法給出定論。經一年時間的調查后,確定王誥是真正的忠臣,才決定為他舉行隆重的官方葬禮,以示皇恩。不過,這也只是一種揣測。還有一點,王老墳在小洪河北岸、洪水之陽,《御葬文》中卻是汝河北岸、汝水之陽。是不是過去小洪河也叫汝河?因為小洪河是與汝河相交后匯入大洪河,再流入淮河的,且小洪河和汝河的上游是洪汝河。這些謎目前還難以解開。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香蕉精品视频|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视频免费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免费下载视频 |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玛雅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国产色视频网免费| yellow字幕网在线zmzz91|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aaaa级毛片| 好硬好大好爽18漫画|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日本人视频jizz69页码|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男人操女人的网站|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另类第一页|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第一页| www.在线视频yy|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久久99爱re热视|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清纯91天堂在线观看|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再深点灬用力灬太大了|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