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冬季職場競爭加劇:36.8個白領爭一個崗位
摘要:圖一圖二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職場競爭情況如何?智聯招聘日前發布2015年冬季(第四季度)求職期中國勞動力市場白領供求狀況,顯示平均36.8人競爭一個崗位
圖一
圖二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職場競爭情況如何?智聯招聘日前發布2015年冬季(第四季度)求職期中國勞動力市場白領供求狀況,顯示平均36.8人競爭一個崗位,求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全年競爭持續加劇
2015年冬季,全國人才供需競爭指數(供需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36.8,這意味著從全國情況來看,平均一個職位收到36.8份簡歷,求職市場競爭持續加劇。
從2015年整個年度的競爭指數來看,從第一季度的26.1,第二季度的29.3,到第三季度的35.4,以及第四季度的36.8,可以看出2015年冬季的競爭指數繼續保持上升的趨勢,形勢日趨嚴峻。
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求職市場競爭激烈。首先,宏觀經濟遭遇發展瓶頸,經濟增速進一步下行,更多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減少,甚至開始大規模裁員,增加了人才市場的供應;此外,互聯網行業雖然整體發展狀況較好,但之前對人才需求較大的大規模互聯網創業公司在下半年或多或少的遭遇了一定挫折,因此對人才的需求不及之前幾個季度,而行業和公司發展不順利,有追求和上進心的白領們也開始重新投入到人才市場中,導致整個人才市場的供需競爭指數持續升高。
二線城市壓力更大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從各城市競爭指數來看,成都以57.6的競爭指數高居榜首,其次是沈陽,競爭指數為57.0;北京以50.7的競爭指數排名第三。總體來看,冬季求職期競爭指數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除了北京和深圳兩個傳統的一線城市外,其他競爭比較激烈的城市均屬于二線城市,如成都、沈陽、西安、大連、天津、長春、蘇州、哈爾濱等。
東北地區的城市第四季度求職競爭指數依然非常高,沈陽、大連、長春和哈爾濱分別位居第2、6、8和第10位。東北地區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基地,經濟結構轉型的包袱比較重,甚至在第三季度末全國普遍進行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中,東北三省的最低工資標準也沒有變化。從這一側面也可以看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不理想,越來越多的行業不僅無法吸納人才,反而不斷向人才市場增加供應,因此職位競爭壓力較大。
十大最熱、最冷職業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與第三季度相比,2015年冬季排名前三的職業沒有變化(如圖一)。從具體的競爭指數來看,競爭最為激烈的職業是財務/審計/稅務職業,其職業競爭指數為105.7,土木/建筑/裝修/市政工程的職業競爭指數緊隨其后,為102.6。財務/審計/稅務類職位由于行業壁壘高,人員流動性較小,崗位的供應有限,競爭激烈程度一直穩居前列。土木/建筑/裝修/市政工程類崗位競爭激烈源于房地產行業在政策刺激之下的回暖,間接對勞動力市場也起到了正向的推動作用。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2015年冬季人才需求市場上最冷門的三大職業為保健/美容/美發/健身、社區/居民/家政服務和保險,競爭指數分別為7.6、12.4和12.4,與2015年第三季度的情況一致,這三個職業依然是最不受求職者青睞的崗位(如圖二)。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保健/美容/美發/健身和社區/居民/家政服務類工作社會地位較低,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是理想的“好工作”,因此這些職業的競爭程度比較低。與此相似,保險行業由于整體行業發展不成熟,從業人員的社會聲望較低,在就業市場的吸引力也較低。
民營企業薪酬最高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2015年冬季求職期薪酬水平排名前十的行業中,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以10634元的月薪穩居榜首,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業以9204元的月薪排名第二;再次是中介服務,平均月薪為8658元。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從2015年冬季不同性質企業的平均薪酬來看,民營企業的薪酬最高,為7322元,其次是合資公司,平均薪酬為7134元,再次為外商獨資企業,平均薪酬為6400元,國企的薪酬相對最低。總體來看,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逐漸壯大,其薪酬水平相對也更有競爭力;外企由于在華發展受挫,薪酬水平的漲幅也不再似往年“傲視群雄”。國企的薪酬水平相對較低,除了國企在近年持續推進的薪酬改革以外,國企整體的經營狀況不善也導致員工的收入水平漲幅不理想。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