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顛覆認識?人越進化睡得越少
摘要:原標題:人越進化 睡得越少為大家所熟悉的最適宜睡眠時間,是每天七八個小時左右。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飽受失眠之苦。睡眠時間不夠,果然會讓生活一團糟嗎?人
為大家所熟悉的最適宜睡眠時間,是每天七八個小時左右。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飽受失眠之苦。睡眠時間不夠,果然會讓生活一團糟嗎?人,到底要睡多久才能滿足需求?
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NSF),一個由6名睡眠專家組成的小組與來自包括美國兒科學會等在內組織的12名醫學專家,對各年齡段人群的睡眠狀況進行了研究,首次細分每個年齡層,針對性給出建議睡眠時間。在2015年初發布了他們的新結論,其中從剛出生到3個月大的新生兒應睡眠14個小時至17個小時,4個月至11個月的嬰兒應睡眠12個小時至15個小時,1、2歲的幼兒應睡眠11個小時至14個小時;3歲至5歲的兒童,建議睡眠10個小時至13個小時,6歲至13歲的學齡兒童建議睡眠9個小時至11個小時,14歲至17歲的青少年建議睡眠8個小時至10個小時;研究新增18歲至25歲年輕成年人的年齡段,不過他們與26歲至64歲的成年人均建議睡眠為7個小時至9個小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睡7個小時至8個小時。
此前有研究證實,睡眠缺乏會使人發胖,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縮短壽命。這也是NSF要做這項為期兩年的睡眠研究的原因,2015年其報告中指出:“重要的是,專家組強調指出個體的睡眠時間比建議的時間長或短不會引發負面效應。然而,睡眠時間遠遠偏離正常范圍的個體可能要進行強制睡眠干預,或表明他們身上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 他們的研究結果還揭示,從4個月大的嬰兒到17歲的青少年,人們需要的睡眠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更多。
但日前一種關于睡眠的全新理論被提出:隨著睡眠效率的提升,人們的睡眠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少。睡眠質量才決定著一切。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成員Raj Dasgupta博士預測,到2055年,大多數人每晚的睡眠時間將從8個小時減少到5個小時。僅僅這5個小時的睡眠,仍然能滿足正常的日常生活所需。
所以相較于睡得更多,不如追求睡得更好。這其中的關鍵點,在于睡眠效率的提升。芝加哥大學2006年作的一份調查顯示,相比20世紀70年代,人們的平均睡眠時間減少了1個小時,大概是6個小時左右。雖然時間減少了,但人們的睡眠質量卻提高了:花更少的時間入睡,卻到達了更深的睡眠層次。
再把人類的睡眠時間和親戚靈長類作一下對比。美國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博士David Samson發表的論文指出,相比21種靈長類動物,人類7小時的睡眠時間基本只有它們的一半。按照人類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觀點看,人們的睡眠效率幾乎提升了一倍。
但這樣基于進化圖譜上的研究似乎很難服眾,畢竟無所不能的智能手機和遍布各個角落的Wi-Fi讓人們越來越舍不得、越來越難以入睡。提高睡眠效率并不是一個非常容易達到的境界。嚴寒的冬天里,睡不醒是太經常出現的狀態。
冬天為什么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周期?Raj Dasgupta 博士指出,雖然大家普遍都想在冬季睡更多覺,但實際上只通過睡眠很難達到良好的狀態。
冬天日照時間縮短,缺乏抑制褪黑激素的自然光線,最終就會破壞內部生物鐘的節律。褪黑激素是一種準備睡眠狀態的激素,作用是告訴身體該安定下來休息了。在日照時間較長的季節,褪黑素會在日落之后產生用來準備睡覺,但在日照短的冬天,這個過程會提早開始。
Raj Dasgupta 解釋說,在陰沉的冬天,人的身體很難區分白天和夜晚,導致了睡眠增加的需求和睡眠困難。可能帶來的更嚴重后果是,冬季光照不足會導致某些精神疾病,比如季節性抑郁癥。因此他建議,在冬季制定一個獲得更多陽光的時間點,比如你午餐后的散步時間,讓自己沐浴在陽光下,可能就沒有那么想睡覺了。(北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