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祖亮:“足球和科研其實大道至簡”
摘要:原標題:杜祖亮:“足球和科研其實大道至簡” 杜祖亮 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高效能光電材料與器件的探索,致力于納米結構材料的制備、組裝以及光電性能等方面的
杜祖亮
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高效能光電材料與器件的探索,致力于納米結構材料的制備、組裝以及光電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他組建了河南大學名聲斐然的“教授足球隊”,并出任隊長一職。
“吸引人才就像搞對象”“搞科研就是要打殲滅戰”“踢球和跑步的差別也就是前面有沒有球前面有球就踢,沒球就跑。”說這三句話的是一位教授,叫杜祖亮,河南省中原學者、河南大學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熟悉杜祖亮的人都知道,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高效能光電材料與器件的探索,致力于納米結構材料的制備、組裝以及光電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熟悉他的人還知道,他組建了河南大學名聲斐然的“教授足球隊”,并出任隊長一職。
然而,更多的人不知道,每年到了秋冬交際氣溫急轉直下時,很多人會調侃“忘穿秋褲”,他卻“從不穿秋褲”,即使大雪天也是只穿一條單褲。
“叔叔級”足球隊隊長
2015年,一直是由河南在校學生參加的“河大杯”足球賽場上,出現了一支“叔叔級”的球隊,并6:0首戰告捷。這支叔叔級球隊的隊長正是杜祖亮,在賽后接受校報記者采訪時,他說:“我們之所以能贏,是因為我們上了兩個隊——學生隊平均年齡在20歲以下,我們隊平均年齡在20公歲以上!”原來這是一支“教授足球隊”,隊員都是來自各個學科的教授、副教授,其中特聘教授就有六個,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
這支“教授足球隊”已建立多年,發起人是杜祖亮和幾個喜愛足球的教授,他們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到綠茵場上去過過球癮。后來大家越踢越起興,便產生了參加“河大杯”足球賽的想法。起初學校不同意,讓這一群叔叔級的教授和20多歲的年輕小伙子比賽,擔心他們會體力不支或受傷。但杜祖亮充滿信心,說:“他們的口號是快樂、健康、交流,誰進球都是好球。”
不僅自己踢,杜祖亮還動員身邊的人參與進來。實驗室有個美國留學歸來的特聘教授,之前從來沒接觸過足球,杜祖亮對他說:“不會踢球你會不會跑步?踢球和跑步的差別也就是前面有沒有球。你就記住,前面有球就踢,沒球就跑,你看電視上那些大牌球星不也一大半時間都在跑嗎。”這個特聘教授也改變了想法,走上球場,如今成了比杜祖亮更狂熱的球迷。“都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我看從特聘教授抓也不晚啊。”杜祖亮笑言。
因為經常踢球,這也讓他擁有一副極好的身板。一次和同事去德國考察,當時下著漫天大雪,厚厚的積雪中,杜祖亮脫了外套,只穿著襯衫,擼起褲管,光著腿在雪地里照了幾張相。后來大家才知道,這是杜祖亮一直的習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一條單褲,一雙皮鞋。“這省了不少買棉衣的錢。”杜祖亮幽默地說。
搶占技術制高點
對足球的喜愛使杜祖亮養成了樂觀積極的工作方式,在他看來,科研和足球其實都大道至簡。
杜祖亮深諳發展低能耗高效能的新材料新能源技術是國家重大需求,對以原材料資源生產和使用為主的河南等中西部地區的可持續跨越式發展更是舉足輕重。20多年來他的研究緊密圍繞這一需求,希望能為河南省相關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作出貢獻。
“利用納米結構可以發展高效能納米材料與器件。比如,利用低維半導體納米結構可以制造高靈敏度納米傳感器,利用多尺度有序結構材料,可以研制結構增強型高效能薄膜太陽能電池,也可以研制高效能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這是新一代的平板顯示與照明技術……”每每介紹自己的研究課題,杜祖亮總是滔滔不絕。
如今,杜祖亮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在QLED新型照明顯示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進展,實現了藍綠紅三色量子點材料規模化、低成本的制備,建立了QLED器件構筑的核心技術,大幅度提高了藍光QLED發光效率,突破了QLED高效白色發光的關鍵技術,在國際上率先達到了商業化生產的一些指標。
對于QLED的應用前景,杜祖亮充滿信心:“QLED具有更高能效、更低成本、色度更純和可柔性大面積制備等突出優勢,有望成為新一代發光和顯示技術,在智能手機、大尺寸超清屏和高端照明領域形成新產業。”
“吸引人才就像搞對象”
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杜祖亮不僅要自己出成果,還要帶領實驗室發展。
要發展就得有優秀人才,但人才從哪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怎樣聚集人才,杜祖亮有自己的思考。
“吸引人才就像搞對象,要兩相情愿才行。”杜祖亮認為,經濟落后地區的人才基本都是外流的,引進不是不可能,但那就像想靠買獎券發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態的手段應該是致力于自主培養。
2012年,他在實驗室啟動實施了旨在培養高層次人才的“A計劃”,確定了 5名40歲以下的年輕學者為首批“A計劃”人選。實驗室在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經費使用、專業平臺建設、大型儀器購置等資源配置上,全方位給予傾斜支持,助力年輕人才的快速成長。如今,這5人中已有兩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
隨著實驗室的不斷發展,研究隊伍也不斷壯大。但實驗室十幾個課題組研究方向過于分散,形不成合力,成為另外一個難題。杜祖亮制定了新戰略——打“殲滅戰”,放棄“游擊戰”,聚集隊伍,統一方向,優化資源配置,圍繞重要方向進行大規模集中攻關。2014年,實驗室實施了跨課題組的“首席科學家項目計劃”,圍繞6個首席科學家項目建立相應科研平臺,并重點建設其中的3個平臺。
通過這樣一個機制,結合之前的“A計劃”,把“人才培養—團隊組建—平臺建設”有機統一起來,這樣就可以實現“標志性成果—高層次人才—特色方向”的高度統一。“我們要做的就是明確目標,集中力量,重點突破;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事情干到底。”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