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決斗”看人類有無自由意志
摘要:原標題:腦機“決斗”看人類有無自由意志 不能越過“不歸點” [導讀] 對人類來說,一旦大腦開始準備做某個動作,還有可能中止嗎? 腦機“決斗
[導讀] 對人類來說,一旦大腦開始準備做某個動作,還有可能中止嗎?
腦機“決斗”看人類有無自由意志
科技日報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常麗君)對人類來說,一旦大腦開始準備做某個動作,還有可能中止嗎?最近,德國柏林大學夏利特醫院與柏林工業大學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人和計算機“決斗”的實驗,得出上述問題的結論:可以,但不能越過一個特殊的點,這個點被稱為“不歸點”。
從上世紀80年代,自由意志和決定論之爭就吸引著眾多研究人員,當時美國的本杰明·利貝特研究了大腦決策過程,發現有意識決策是由腦無意識過程發起的,他們記錄到一種可作為“預備電位”的腦波,在志愿者意識到自己做出決策之前就已出現,無意識腦過程似乎能提前知道他將如何決策。直到現在,預備腦過程一直被當作“決定論”的證據。決定論認為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決策是由無意識腦過程發出的,而不是“有意識的自我”做出的。
德國的研究團隊重新思考了這一問題:一旦觸發了動作的預備電位,還能否停止這一動作?據每日科學網近日報道,研究人員讓志愿者和計算機玩“決斗”游戲,同時用腦電圖監視他們的腦波,計算機能用志愿者的腦電圖數據預測他們何時動作,以便勝過他們。如果志愿者能避開基于自己腦波所做的預測,就是人們能控制自己行為的證據,這種控制保持的時間比以往認為的更長。研究人員證實了這一點。
夏利特醫院伯恩斯坦計算神經科學中心教授約翰-迪倫·海恩斯說,一個人的決策并非任由無意識和早期腦波擺布,人們能主動介入決策過程,中斷行動。以前人們用預備腦信號來反對自由意志,現在我們的研究顯示,自由的限制比以往認為的要少得多。但決策過程中有個“不歸點”,過了這個點就不可能再中止動作。
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常麗君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