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發展遇多重瓶頸 創新轉型激發企業動力
摘要: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宮曉倩)我國是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藥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種物質或物質的混合物都可稱為原料藥。據了解,原料藥一方面使我國企業獲得了可觀利潤,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宮曉倩)我國是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藥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種物質或物質的混合物都可稱為原料藥。據了解,原料藥一方面使我國企業獲得了可觀利潤,另一方面也留下產能過剩、環保壓力等諸多問題。“對此,一部分原料藥企業已經先行一步,紛紛優化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由原料藥生產到制劑開發戰略轉型。”近日,中國化學制藥協工業協會執行會長潘廣成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轉型已成為原料藥行業的一大趨勢。
多重瓶頸阻礙原料藥企業發展
據悉,我國抗生素、維生素C等大宗原料藥出口在國際上占絕對優勢。但是由于近年來國內原料藥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原料藥低水平重復建設十分普遍,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造成低價競爭、資源浪費,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我國原料藥企業一直面臨著揮之不去的難題——環保壓力。特別是2015年1月1日實施的新環保法,對企業違法的處罰力度加大,這對原料藥企業有相當大的影響。
“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發布,原料藥行業僅僅依靠過去的規模和成本優勢,很難維持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業內人士表示,以往藥企主要關注產能、價格等問題,而今不得不向技術革新、質量提升和高端市場開發轉變。
潘廣成指出,面臨困境,原料藥企業需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增加高附加值、污染小的產品。
創新轉型引領企業升級
近年來,為了更好的發展,國內部分主流原料藥企業紛紛各顯其能,加緊從多個角度拓展業務。據悉,浙江醫藥、石藥集團等均是目前原料藥生產和出口發展較好的企業。從目前的轉型情況來看,已經取得不錯的進展。
據了解,近年來浙江醫藥大刀闊斧地從原料藥到制劑轉型,據其201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制劑類產品等雖然面臨國家藥價改革、藥品招標等新政策的影響,但因其銷售繼續保持增長,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85%。
另外,石藥集團把創新驅動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近幾年推進戰略轉型,即從原料藥向創新藥轉型。據石藥集團2015年三季度業績顯示,主要創新藥業務的銷售于期內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總收入約27.29億港元,增長35.1%。
石藥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在原料藥版塊發展方向上,對于產能過剩,高耗能、高污染、長期不能改進升級的產品,主動退出競爭;對于可以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改造、長期來看有市場的產品,積極進行改造升級,降低成本,增加規模,擴大市場占有率,使之成為可持續營利的產品,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轉型的市場導向下,我國原料藥企業收入也呈現增長態勢。據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預計數據顯示,2015年,化學制藥企業主營業收入1.15萬億元,其中原料藥企業主營業收入4558億元,同比增長10.07%,化學藥品制劑,主營業收入6942億元,同比增長9.14%。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這一組數據放在我國整個行業來看,2015年原料藥企業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潘廣成表示,不過作為原料藥大國,我國在制劑開發方面稍有欠缺,加大制劑的生產和研發仍是目前重要的課題。
未來企業需要走國際化道路
隨著我國對醫藥領域的重視,國家不斷出臺醫藥相關的政策,醫藥行業總體技術實力得到了提高。
“2016年是“十三五”發展規劃的起始年。從化學制藥行業來看,進一步明確‘十三五’行業發展思路和發展重點,開好頭,起好步,至關重要。”潘廣成建議,從政府來看,首先,推動原料藥企業發展、化解產能過剩需要市場的力量,政府需要減少干預,讓企業能夠自主的發現問題、尋找商機、自主開發。其次,政府需要加強對企業的信息引導,政策上要加強對企業的支持,特別在環保投入方面對一些優秀的企業給予補貼。從企業來看,第一、要壓縮產能過剩的大宗原料藥生產,通過并購提高集中度,鼓勵優勢企業完善產業鏈,優化資源配置;第二、特色原料藥將是我國重點發展的一個方向,企業需要發展特色原料藥,推動生產規范和產品質量與國際接軌,促進特色原料藥的國際認證,擴大出口;第三,開發原料藥新技術,加大原料藥企業環保綜合治理力度,提高行業清潔水平,加強污染治理,提高循環利用水平;第四,企業要加快引進和培養國際人才,掌握國外法律和市場環境,加快開展國際注冊和生產管理體系國際認證,充實產品線,提高出口制劑產品的附加值。
“未來原料藥企業必須走國際化道路,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原料藥企業將迎來很好的發展機遇,企業加快與國際市場接軌,通過在國外建廠減少過剩的產能,提升我國原料藥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對企業發展更加有利。”潘廣成表示。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