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GDP增6.9% 今年增速或繼續放緩
摘要:IC/供圖 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稱,6.9%是一個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的約束,以及有關戰略目標調整的客觀需求?! 〉雌鸱?015年,中國經濟成
IC/供圖
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稱,6.9%是一個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的約束,以及有關戰略目標調整的客觀需求。
跌宕起伏的2015年,中國經濟成績昨日終于“放榜”,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最終收于6.9%,基本完成年初設定的目標。這一增速,也是中國經濟增速25年來首次低于7%。
增速在合理運行區間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分季度看,去年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三季度增長6.9%,四季度增長6.8%。而全年6.9%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恰在7%的偏左一點,應該在李克強總理所謂“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對于6.9%的增速,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稱,判斷這一速度的表現要全面看,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取得的。從國際環境看,當前世界經濟持續復蘇乏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際貿易下降,金融風險增加,這些都不可能不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6.9%是一個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的約束,以及有關戰略目標調整的客觀需求。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去年一年,世界經濟整體增長在2.4%左右。中國經濟保持6.9%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經濟增量的貢獻率可以達到25%左右。應當說在困難狀況下,取得這樣的成就,來之不易。
“這個數據跟我們原來預期的7%左右的調控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指出,GDP增長基本上是運行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
祝寶良認為,所謂的合理區間,主要是指在6.9%增長幅度的基礎上,就業形勢非常好;物價方面,盡管工業品價格繼續下跌,但是居民消費價格和房地產的價格還是溫和上升的。所以,從就業和物價兩個重要指標看,這個速度基本上是合理的。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2015年四季度GDP增長6.8%,全年6.9%,25年來第一次低于7%,需求端的三駕馬車全線放緩,去年投資增長10.1%,消費增長11.1%,出口下降2.8%,房地產去庫存、制造業去產能和外部再平衡完成之前,經濟難言見底。預期2016年,貨幣、財政政策對沖托底,供給側改革落地推進,市場風險釋放,無風險利率下行,大類資產面臨重估,需降低收益預期。
對于6.9%的增速,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擔憂,他認為6.9%仍然在預期合理區間,而且也是來之不易,但對數字背后所出現的趨勢,尤其是不斷下滑的趨勢,應該引起重視。
屈宏斌指出,去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速,雖然說6.8%的同比經濟增速還不錯,但是環比增速從三季度的1.8%已經下滑到1.6%。實際上下滑的力度或者下滑的速度還是非常快,如果這種趨勢不得到遏制或者繼續延續下去,在未來幾個季度可能出現同比增速下滑接近6.5%,甚至更低。
看發展不能只盯著速度
下行盡管是不爭的事實,但新亮點、新業態頻出也是本輪經濟運行的特點,電商、裝備制造業、消費升級都是中國經濟可圈可點的亮點,這是經濟下行過程中,新的經濟動力來源。管清友表示,2015年經濟整體幾乎是“平”的,但內部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
2015年,兩位數增長的消費數據在中國經濟的成績單中格外醒目,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頂梁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2015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GDP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收入情況決定了消費的需求側,是消費的核心和基礎。”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
此外,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數據顯示,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2015年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10個百分點。
蔡志洲指出,以往的消費數據僅僅計算實物消費品零售額,并沒有將服務類消費數據納入其中,因此不能全面反映中國居民消費情況。他表示,人們對于吃穿用等物質消費是有限的,近年來服務類商品的消費呈現出大幅增長趨勢,“房租、交通、旅游、在外吃飯、娛樂、教育培訓等服務商品的支出占據了消費的很大部分。”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62。這是基尼系數自2009年來連續7年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作為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基尼系數實現“七連降”,表明中國收入分配差距呈現逐步縮小的態勢,這是一種積極的信號,也是政府大力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今年增速或繼續放緩
在11月份短暫回暖后,12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再現回落趨勢,其中工業生產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至5.9%;消費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至11.1%。全年累計投資增速進一步回落至10%,而房地產增速則下滑至1%。這表明當前經濟并未明顯企穩,經濟仍在繼續筑底過程中。
“12月份單月的數字實際上無論是從產出方面,從工業增加值方面,還是從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以及工業投資甚至基建投資,還有甚至包括零售方面相對11月份都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所以說我覺得除了數字之外,更多要看趨勢。”屈宏斌稱。
在談及2016年經濟走勢時,多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今年經濟增速或繼續回落,但回落幅度不會像前兩年那么大。稍早社科院、國家信息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家智庫都預測,今年經濟增速或繼續放緩至6.6%左右。
管清友預計,2016年中國GDP增長6.5~6.6%。房地產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庫存高企,制造業面臨去產能且“銹帶”重生需時間,出口尚未企穩疊加匯率波動喜憂參半,基建是唯一的依靠但也是托而不舉,金融業的繁榮不可持續,房地產銷售已經回落,下臺階幾成定局。
澳新銀行分析師預測,2016年中國GDP的增速可能放緩至6.4%,并在2017年下降至6.0%。隨著去杠桿化過程逐漸完成,以及房地產和經濟周期回升,經濟增速可能將從2018年逐漸反彈。如果政府下決心在未來兩年解決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高企的問題,在“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可以實現平均6.5%的增長。
盡管2016年經濟可能繼續放緩,王保安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尤其是2016年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些行業可能還會延續下行狀態。但是另一方面,新興產業、新型業態、新的商業模式蓬勃發展。(記者 許巖)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