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保險私募基金談生意經 “資產荒”中尋機遇
摘要:原標題:首家保險私募股權基金的生意經保險“新國十條”落地逾一周年,國家層面頻推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業的各種利好政策,保險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保險資金運用領域
保險“新國十條”落地逾一周年,國家層面頻推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業的各種利好政策,保險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保險資金運用領域。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保險業“雙輪驅動”的動力之一,保險資金管理穩健,則保險行業發展穩健。2015年是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取得優秀成績的一年,也是大步邁向市場化的一年。保險資管公司的高管們如何看待當前市場形勢?如何帶領保險資管公司進行創新?如何規劃保險資管公司的市場化發展路徑?如何定位和突出自身的資管特色?上海證券報攜手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共同推出反映保險資產配置的系列報道——“攜手IAMAC走進保險資管”,傾聽保險資管行業精英們的真知灼見。
作為首家保險系PE的總經理,合源資本創始合伙人華旸身上有與生俱來的“保險味道”。
從光大永明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到保險行業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合源資本總經理,他一直專注于服務中小保險公司的私募股權投資事業。在保險界,他最先嘗試PE;在PE領域,他身上的保險味最濃。
在他眼里,要做好契合險企基因的私募股權投資,就得懂保險行業的傳統業務,懂得資產負債匹配、懂得償付能力監管、懂得充足現金流。
除了上述這些,還得知道“謹慎”是保險人不變的文化,換言之是傳統和保守的一群人做投資決定之前,登門作盡職調查是必要條件。因此,私募基金公司不僅要有好項目,也得有良好的內部管理,甚至連辦公環境等細節也不例外。
華旸期待跟更多同行一起并肩作戰,做大保險系私募股權投資蛋糕。
懂得用保險語言交流
保險公司的PE單子不好拿。
合源資本定位服務中小保險公司,是現實中的必然選擇。大型險企調動資源的能力強大,視野寬泛,可以在極短時間里調動包括券商、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機構的力量,弄清楚放在眼下的項目的投資價值。一旦拍板可投,則無須借力PE公司,就可直接上手了。所以,保險公司,尤其是大型保險公司私募股權投資的單子不好拿。
但中小保險公司接觸股權投資則又是另一番情景。一些公司拿不到股權投資資格,更多公司有資格但無成熟人員配備。此時華旸更像一位市場推銷員,通過把私募股權投資翻譯成保險語言,將產品推銷出去。
推銷過程中,懂得保險語言的華旸如魚得水。
一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都是把錢拿到手上,8+2年后再給你投資回報。“必須直接落地項目,把要投的項目直接擺出來,前后端如何有分紅現金流等等,一切清晰透亮,沒有死角。這樣,保險公司才有可能買你的產品”,華旸笑著說。
其實,不光華旸這樣操作,財大氣粗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也是如此。目前,已順利發行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一期),基金規模達400億元人民幣,投資人特定股息率為6%,以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為目標公司。清清楚楚!
截至目前,能夠拿得到保險私募股權投資大單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大PE公司:弘毅、紅山、鼎暉、九鼎、春華等。
“資產荒”中尋機遇
在經濟新常態下,“資產荒”襲來,面對兩位數增長的保費規模,保險資金對于股權投資,有著發自內心的投資需求。
保險公司一向被認為是較適合進行私募股權投資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因為保險資金具有長期、穩定的獨特優勢,這一特性有利于保險資金發揮長期投資的優勢,而私募股權基金的期限較長,一般為8年+2年。保險資金設立并參與私募基金項目時,對保險資金優化資產配置,強化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都起到不小的作用。
然而,行業環境的變化超乎預期。近年來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為了適實現彎道超車的目標,發行了很多期限在3年、5年的產品,甚至更短只有1年期的品種,而普通私募股權投資的項目一般長達8年以上,產品和項目無法匹配,加上保險產品承諾的投資收益率較高、需要每年分紅等要求,這也與普通私募股權投資頭幾年根本無紅可分的現狀南轅北轍。
面對變化的市場,快速起步的合源資本并沒有著急。合源資本去年1月獲批,3月正式開張,很快手中就握有證監會、保監會雙備案的股權投資、股權基金全部投資資格,但華旸沒有選擇全面開花,而是瞄準重點,集中在股權投資熱點領域——新三板。
去年年中,合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保險業首只中小微企業私募股權基金——合源融微私募股權基金的資金募集工作,基金首期規模為5.51億元人民幣。該基金主要投資于健康醫療、互聯網信息、文化傳媒、高端制造、消費升級、金融服務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股權,選取具有良好商業前景、明確掛牌和做市計劃或存在并購預期的投資標的,積極利用新三板市場作為重要的退出渠道,在把握收益性的同時兼顧基金投資的安全性和流動性。
值得注意的是,合源資本進入新三板不是直接購買二級市場的股票,一般是通過線上定增和線下投資的方式。
從投資的方向看,華旸也有所為有所不為,目前只涉及互聯網、醫療、環保、教育等領域的投資。同時,海歸概念股也成為合源資本的投資對象。
無論是新三板還是海歸概念股,華旸在評估時所關注的更多是市值,而非更常用的每股收益。華旸克服了傳統PE投資流動性低、風險較高、信息透明度較低的現象,通過資本市場過濾風險,爭取好項目,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的保險公司自然更青睞合源資本作為GP發行的產品。
綁在同一輛戰車上
華旸之所以受到業界關注,還在于合源資本股權激勵機制的突破,管理層和員工的利益與公司股東的利益綁定在一起,在保險圈里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14年8月出爐的保險業“新國十條”,首次明晰保險資金可以涉足的投資領域,鼓勵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允許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設立夾層基金、并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等私募基金。
首家由保險資金發起設立并管理合源資本,由7家機構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其中光大永明資產出資30%,其他5家保險公司各出資10%,員工持股平臺的景行融金投資中心持股20%。
也就是說,包括華旸在內的員工通過持股平臺——景行融金投資中心持有合源資本20%的股份。“我們掏出真金白銀去跟其他股東一起做這個公司。”華旸說。
優秀的公司需要良好的團隊,而做好團隊激勵,就可以留住好的人才,鎖定好的項目,確保穩定收益,控制投資風險。目前,公司正處在開業初期,如何穩定住收益空白期的員工情緒,是華旸現在要做的事。(記者 盧曉平)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