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WiFi坑深 大數據顯示高知人群成詐騙重災區
摘要:免費WiFi坑深 大數據顯示高知人群成大額詐騙重災區 臨近春節,發年終獎、搶紅包、置辦年貨......手機上一點就全辦了,但節前通常也是網絡違法犯罪的高發時段,也可能就是
免費WiFi坑深 大數據顯示高知人群成大額詐騙重災區
臨近春節,發年終獎、搶紅包、置辦年貨......手機上一點就全辦了,但節前通常也是網絡違法犯罪的高發時段,也可能就是這么“一點”讓你錢財兩空。
相隔僅一天,騰訊連發兩份基于網絡詐騙的大數據報告。錢江晚報記者整合這兩份大數據報告后發現,我們對“易受害人群”的很多固有認知其實是錯的。
別以為只有老人才會上當
你才是騙子最喜歡的“傻白甜”
通常我們總以為爺爺奶奶輩觸網少,較容易被騙子鉆空子。但根據騰訊綜合多個平臺的大數據統計,結合公安部門反信息詐騙的實戰經驗發現,“智商低、經驗少才被騙”完全是對信息詐騙的認知誤區,“高知人群”已成為大額詐騙的重災區。
《2015反信息詐騙大數據報告》顯示,如果我們給典型受害者“畫像”,大概是這樣的:性別男;年齡40歲以上;事業單位職工或無業、退休人員;性格易輕信、嫌麻煩、好面子;較少上網,文化水平往往較高。根據數據分析,此類人群占受騙者總數的62%,而且他們多數被騙也不愿聲張。尤其是在損失超過5萬元的詐騙案中,中老年男性比例達75%。
而典型作案者的“畫像”則呈現年輕化態勢:“90后”占犯罪人數的八成以上;他們大多操著一口不標準的南方普通話;常用400或17x開頭的電話號碼或假冒運營商客服電話;活躍時間在上午11點和下午4點,常出沒在法定假日、寒暑假和“雙11”、“雙12”;目的性明確,通常三五句話就會提出匯款要求。
40歲以下的人覺得可以松口氣了?還有支付陷阱等著你呢。根據騰訊方面的數據統計,2015年移動支付安全領域,七成以上被侵害的用戶為男性,且年齡集中在19~35歲。你才是騙子最喜歡的“傻白甜”。
你以為點一點有福利拿
免費WiFi坑深得爬都爬不出來
親朋好友聚餐,連接免費公共WiFi很常見。這個習慣性動作,分分鐘都可能把你銀行卡里的錢送到騙子的口袋里。根據騰訊首度發布的《移動支付網絡黑色產業鏈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每天大約有60萬人次連接了存在安全風險的WiFi。
不法分子通過搭建與公共WiFi相近名字的偽冒WiFi局域網,誘使智能手機用戶連接。用戶的傳輸數據可被黑客監視,黑客從數據包里盜取各類用戶登錄信息,例如網銀和支付賬號、密碼等,從而盜取用戶資金。
另外,不法分子還經常用惡意二維碼偽裝成活動福利,在公共場所引導用戶掃描。這些二維碼背后很可能是手機木馬。去年3月,李先生在某電商網站購物時,看中一家網店的液晶電視,價格比市面便宜近千元。李先生通過手機掃描店主的二維碼,進入一個支付界面,輸入銀行賬號和密碼后點擊支付,但發現支付失敗。店主說可能系統故障,讓他重試。李先生先后掃描七次,都失敗。后來發現自己銀行卡被扣17000余元。
你以為冒充房東騙術老套
詐騙團伙在用大數據找“獵物”
或許你也收到過“請把房租打到我老婆卡上”這類詐騙信息,也取笑過騙子“智商欠費”。實際上,這正是詐騙團伙通過大數據篩查“獵物”的手段。騰訊安全云部副總經理李旭陽解釋說,由于網民的防騙意識參差不齊,這類詐騙手段仍有生存空間。
這些詐騙團伙的手段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通過“手機木馬”定向劫持。第二種獲取用戶信息的方式,俗稱“拖庫”。第三種是由于網絡服務平臺自身安全策略不足或管理不到位,往往會造成用戶注冊賬戶等隱私信息流失,這些信息往往會通過“地下黑市”交易到詐騙團伙手中。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