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也玩微信……圍觀“嬰語”八級水平題
摘要: 如果寶寶能玩微信,他們會在朋友圈里發些啥?14日,一位媽媽原創了一組漫畫,以寶寶的口吻分享嬰幼兒的日常生活。截至目前,這組漫畫的閱讀量已超過10萬,不少網友把它
如果寶寶能玩微信,他們會在朋友圈里發些啥?14日,一位媽媽原創了一組漫畫,以寶寶的口吻分享嬰幼兒的日常生活。截至目前,這組漫畫的閱讀量已超過10萬,不少網友把它喻為“嬰語”八級水平題。
閱讀量已超10萬
“昨天我媽準備給我斷夜奶,真是很煩,哭了很久也不給我吃,真是狠心的媽媽。”“我媽媽準備不給我吃奶瓶了,我好痛苦。”“大家幾天洗一次澡了?三天沒洗了,我好難受。”“萬能的朋友圈,請告訴我,我媽非要給我定時喂奶,怎么破?”
14日,微信朋友圈里出現了一組漫畫,漫畫里的寶寶們在朋友圈里吐槽成長的煩惱,再配上寶寶們的評論和各種表情,讓人忍俊不禁。截至目前,這組漫畫的閱讀量已超過10萬,不少網友把它喻為“嬰語”八級水平題。
盡管不少網友看不懂,但很多媽媽看完這組漫畫后卻深有感觸。網友“VEVE”說:“看完意猶未盡,從孩子的觀點出發,真不錯!”網友“余小主”說:“看了寶寶的朋友圈,發現有時候真的難為孩子了。”
幫寶寶說出心里話
15日,記者聯系上漫畫作者“牛媽彭小蹦”,她叫彭佳胤,湖南人,今年34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說,這組漫畫總共創作了兩天,沒想到這么受歡迎,“我在創作時也在不斷反省自己,只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我還能畫出更多來”。為了讓寶寶的朋友圈顯得更真實,彭佳胤還給寶寶們取了微信名并配以年齡,如“4M”就代表4個月大。
彭佳胤說,自己的創作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以寶寶的視角傳達科學育兒觀念。“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有訴求的,只是苦于無法表達而已,我就幫他們說出來。”彭佳胤說,如漫畫中提到的粗暴斷奶、添加輔食等內容,就涵蓋了家人育兒觀念的碰撞和寶寶對成長的渴望等。
幾天洗一次澡才合適?
彭佳胤說,這個問題源自她的朋友與其公婆產生的育兒分歧。“她是廣東人,后來到長沙定居,和公婆住在一起。”在廣東時,這位媽媽每天都給孩子洗澡,可到了長沙,婆婆卻不讓這么做。一周給孩子洗兩次澡,婆婆還嫌多,怕把孩子凍著。
“孩子夏天的時候就是天天洗,冬天是兩天洗一次。”家住九龍坡區楊家坪的吳小姐今年29歲,女兒2歲,她說怕孩子不舒服,所以經常給孩子洗澡。不過26歲的江小姐則不同,她的兒子1歲5個月,“夏天是天天洗,冬天則是一周洗一次”。
■解讀
重慶武警醫院兒科主任徐培菊:新生兒每天都要排便,原則上應該是每天都要洗澡,即使沒有每天都洗,也應該注意衛生,如每天給寶寶擦拭身體和洗屁股,冬天最遲隔天洗一次。給寶寶洗澡時,要注意衛生間溫度和濕度,避免感冒。
定時喂奶真的好嗎?
彭佳胤說,很多媽媽的觀念是一定要按時喂奶,稱是為了培養好習慣,“這個過程媽媽其實也很難受,有時寶寶餓得直哭,但還不到點,媽媽也只能看著”。
對于是否要定時喂奶,媽媽們的意見并不統一。“我當時就嚴格根據時間間隔來喂奶,孩子哭也沒給吃。”潘女士家住渝中區大坪,今年33歲,女兒4歲,“每頓一般間隔2小時,還會用紙筆記下時間”。
■解讀
重慶武警醫院兒科主任徐培菊:定時喂奶是一個很老的觀點,不太科學,按需喂養才是科學的喂養原則。每個寶寶的生理狀況和消化機能并不相同,不能機械地將喂養時間固定,而應根據每個寶寶的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該不該給寶寶喂飯?
彭佳胤有兩個小孩,哥哥6歲,妹妹1歲半。“寶寶其實很想自己吃飯,這也是一種成長探索。”她認為,應該把吃飯問題交給寶寶,而不能讓寶寶坐著看電視,家長一勺一勺喂飯。
32歲的何小姐有一個2歲的女兒,女兒習慣家長喂飯,何小姐也樂意這么做。“她自己吃弄得滿地都是,就顧著玩,也不認真吃飯。”何小姐說,喂飯是為了讓孩子多吃一點。其實在這一問題上,很多家庭內部也存在分歧。“我主張讓孩子自己吃,我媽媽就一定要給孩子喂飯。”江小姐認為,雖然孩子很小,但對自己吃飯這件事卻很有興趣,家長應該保護孩子,而不是制約他們。
■解讀
重慶武警醫院兒科主任徐培菊:1歲以下的寶寶肯定需要家長喂食,不過1歲半以上的寶寶已有了自主行為能力,并且對操作產生了興趣,家長就應該培養孩子自己吃飯,有意識地鍛煉其手腳功能,家長可從旁輔助。
該不該粗暴斷奶?
彭佳胤說,很多媽媽都會糾結斷奶的問題,如何時斷奶、如何斷奶等,“另外粗暴斷奶、斷夜奶等問題也是讓媽媽們焦心的事”。
何女士的女兒現在已經2歲了,1歲的時候,女兒每天半夜都要醒一次,哭著要喝奶,何女士也只好半夜爬起來喂奶。“我也狠過心,無論孩子怎么哭,就是不給喂,到最后還是會不忍心。”
江小姐則表示,自己一直給寶寶喂母乳,如果半夜孩子醒了要喝奶,自己也給喂,直到寶寶1歲以后母乳停了,才自然斷奶。
■解讀
重慶武警醫院兒科主任徐培菊:“斷夜奶”這種說法并不科學,一般我們并不主張喂夜奶,不過還是因人而異。一般寶寶3個月大時,如果白天吃得好,晚上的睡眠就比較穩定。另外,以前主張10個月左右停母乳,現在的觀點是母乳有多久就喂多久,不過在寶寶六七個月時就應添加輔食。
彭佳胤認為,育兒沒有絕對的對錯,她個人推崇“親密育兒”,也就是說,育養孩子要適當聽從內心想法、遵循自然,不要過于焦慮,如生怕孩子沒帶好、養成壞習慣、長得不如人家壯等。而這些問題,彭佳胤都畫在了漫畫里,記者選取了4個關注度較高的問題,請專家解讀。
【縱 深】
2歲前的寶寶在想什么
他們會怎么表達
2歲以前的寶寶在想些什么?他們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呢?昨日,記者采訪了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心理作家,暢銷書《孩子獨立靠父母》、《奶爸經》作者劉勇赫,請他對2歲以前寶寶在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征和行為進行解讀。不過他也表示,寶寶的發育存在個體差異,不可能一模一樣。
1~2個月 喜歡色差大的物品
剛出生的寶寶喜歡明暗相交的視覺刺激,如果湊近寶寶的臉,你會發現他們試圖將目光聚焦在你身上。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色差較大的物品,家長可用黑白卡片、黑白棋布或太極球等對寶寶進行視覺訓練。
3~4個月 用哭表達所有情緒
這個階段的寶寶無論是餓了、困了還是尿床,所有的情緒都是通過哭來表達的。另外,這一時期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在發展,家長可對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如放一本書在寶寶面前,看寶寶能不能準確抓握。
5~6個月 更愿伸手讓媽媽抱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父母的認知逐漸清晰,而且會更愿意親近媽媽,在一堆人中,寶寶更愿意伸手讓媽媽抱。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了嫉妒情緒,父母一定要多加陪伴,同時不要吝嗇給寶寶親吻和擁抱。
7~8個月 練習用手抓東西
這時的寶寶更加好動,會通過肢體來表達情緒,他們會不斷練習使用手,先全掌抓,然后三指抓(拇食指和中指),最后兩指抓(拇食指對捏)。這時,家長看到寶寶用手把東西放進嘴里時不要阻止他們,應盡量主動提供安全衛生的物品。
9~11個月 想扶著家具站起來
一旦寶寶自己能坐起來了,他便會想著扶著家具站起來,這時你會發現寶寶很喜歡繞著家具轉,或讓大人拉著雙手跳,甚至是讓大人扶著跑。家長不要太擔心寶寶摔跤,而應在旁邊保護好寶寶。
12~15個月 有自我意識很粘人
這個階段的寶寶成長發育最快,并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會表現得很粘人,家人的短暫離開會讓他們很沮喪。
16~18個月 努力用語言表達想法
寶寶在這個階段會說出一些詞語,一般是先蹦出“爸爸”“媽媽”,這時寶寶會更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應多和寶寶交流,努力感知他們的情感。
19~24個月 對精致東西感興趣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更愿意用語言來表達自我,家長會發現寶寶經常說“不”。另外,寶寶會對小而精致的東西感興趣,所以常常握住小玩具并保持很長時間,家長可以此鍛煉寶寶的專注力和耐心。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華龍網-重慶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