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兩頭無“春”系正常歷法演變
摘要:原標題:天文專家:猴年兩頭無“春”系正常歷法演變再過不到一個月,中國民眾就要迎來農歷丙申猴年。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即將到來的猴年中,將出現中國傳統歷法中
原標題:天文專家:猴年兩頭無“春”系正常歷法演變
再過不到一個月,中國民眾就要迎來農歷丙申猴年。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即將到來的猴年中,將出現中國傳統歷法中的“無春”現象。天文專家表示,這是正常的歷法演變導致的。
從2016年2月8日至2017年1月27日,為農歷的“丙申年”,俗稱“猴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所謂“無春”年是指在農歷的一年中沒有立春之日。由于立春節氣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因此,“猴年”確實沒有立春。2016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此時仍然是農歷“羊年”,2017年的立春在2月3日,但那時已經是農歷“雞年”了。所以,即將到來的農歷猴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
那么,“無春”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專家解釋說,節氣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計365.2422天,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后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與陽歷不同的是,陰歷是按照月亮圓缺變化周期安排的,每個月平均為29.5306天,1年12個月,有354.3672天,比陽歷的年少11天左右。
為了協調陽歷與陰歷之間的天數,于是產生了陰陽歷,即現行的農歷,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歷年中加上7個閏月。農歷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農歷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故閏年有25個節氣,平年有23個或24個節氣。因為立春在歲尾或歲首,所以經常出現立春節氣跑到了上一年的歲尾或跨到了下一年的歲首,這樣就出現了“無春”或“兩頭春”甚至“單春”的現象。(周潤健)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