愜意的釣魚時光
摘要: □班永威 文/圖 抄魚。釣魚情景歷歷在目“20多年前的一個暑假,我家附近的工地停工了好幾個月,積了個籃球場大的水坑。我家住3樓。有一天,我在陽臺上發呆,突然看
□班永威 文/圖
抄魚。
釣魚情景歷歷在目
“20多年前的一個暑假,我家附近的工地停工了好幾個月,積了個籃球場大的水坑。我家住3樓。有一天,我在陽臺上發呆,突然看見水里竟然有魚。”近日,38歲的市民朱光輝對筆者說。
當時,朱光輝才15歲,不知道哪地方有賣魚鉤和魚絲的,就隨便找了個針做成了鉤,在晾衣服的“丫叉”接上一股棉線就湊合了,鉤上掛個蚯蚓,再綁個鑼帽就成了。沒想到,朱光輝剛把魚鉤放下去就有魚吃,魚還咬著鉤跑。
“水坑里的魚都是鲇魚,滑得很,弄得我手忙腳亂。我的手還被魚刺了一個口子。釣了四五條魚后,我就回家了。”朱光輝回憶,“我爸把魚蒸了下酒,吃完還興致勃勃地說下午要和我一起去釣魚。”
朱光輝本想午睡后再去釣魚,誰知道吃過飯從陽臺上往下看,水坑旁已經圍了不少人,有的拿著”長槍“,有的拿著”短炮“,他急忙下去,但好位置早沒了。
第二天,朱光輝還沒有起床,就被人吵醒。原來,工人沒事干,就用抽水機把水抽干,直接用籮筐裝魚。“聽說后來他們吃不完,把魚拉到市場賣了。”朱光輝說。
聽外公講故事
有一年暑假,朱光輝回鄉下住。他在老屋找到外公用過的一根魚竿,黑黑、細細的竹身,用竹片做的車輪,魚絲又硬又粗,相當于現在的4號線。
第一次釣魚的興奮又被勾起,朱光輝就纏著外公帶他去釣魚,但因為父母急著回市區,所以只好作罷。
朱光輝沒有過上釣魚癮,只好讓外公給他講釣魚的故事。“我第一次知道了釣魚還有浮漂這東西。那時外公用的是七星漂,有時也不用,魚拖著走才提竿。”朱光輝說。
買了魚竿和魚線
一個周末,閑來無事,朱光輝便到公園閑逛,看到很多人在釣魚。“當時我口袋里沒有多少錢,按照別人的指點去漁具店買了魚竿和魚線、鉤、漂。因為沒錢了,我就沒買包裝餌,到公園后直接挖蚯蚓。”朱光輝說。
朱光輝本以為釣魚很簡單,沒想到,他連去了兩天,都空手而回。朱光輝硬著頭皮,請教旁邊的人后才知道,釣不到魚是因為他的鉤沒到底。重新調好后,朱光輝手里就剩一條蚯蚓了,他掛好拋下后就耐心等著。
漂好久沒動,朱光輝快要睡著了。突然,漂在水面橫起來。朱光輝猛提竿,覺得魚應該有半斤重。朱光輝說:“線緊崩著,魚往外沖,那一刻我激動的心情到現在還記得。”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朱光輝通過看書知道了一些基本的釣魚知識,并買起了裝備。
從此開始愛上釣魚
此后,朱光輝便愛上了釣魚。
“那時,釣魚的人大都用的是抽竿、爪鉤,看見漂動就抽。那時魚多,不填餌只沾面也會有收獲。有時候,甚至不用漂、不用餌,把鉤拋到餌底重的位置,照樣上魚。”朱光輝說。
后來,朱光輝覺得沒意思,就留意用高低鉤的人,也學著釣。他買了不少書,知道了”調四釣二”的道理。
慢慢地,他悟到了“釣者,志不在魚”的道理。
一段愜意的時光
收獲。
由于做的生意和魚有關,朱光輝便回鄉下住了半年。“那可真是神仙的生活,到現在我還在回味。”朱光輝說,晚上的村子很安靜,他睡得特別好。第二天早上6時,他就起床了。收拾完釣魚的裝備后,他便到村里的河邊釣魚。
那時候,釣魚讓朱光輝開心了一段日子,也荒廢了不少時光。再次做生意后,他沒有閑時間,就沒再釣魚。
“大概過了半年,生意上的事情都理順了,空閑的時間也多了,我的釣魚癮又上來了。”朱光輝說,生意一旦進入淡季,他就把事情交給別人處理,自己則拎起釣魚竿去水庫等地釣魚。
“每次坐在水邊,放下竿,點上煙,看一看風景,就覺得是美好的享受了。”朱光輝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