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上蔡泛舟五湖的傳說
摘要:□ 陳司 宋三星 西施,又稱西子,姓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山村,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人們常用“羞花閉月之美,沉魚落雁之貌
□ 陳司 宋三星
西施,又稱西子,姓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山村,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人們常用“羞花閉月之美,沉魚落雁之貌”,來形容女子極致的美貌。其中,“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大文豪蘇東坡以其神來之筆,借西施喻西湖,不僅寫出了西湖的柔美,也更襯托出西施婀娜之美。
西施在民間流傳很多故事。但西施養顏的秘訣和吳國滅亡后西施的去向,卻鮮為人知。
說到西施,不得不說成功策劃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并興越滅吳的軍師——范蠡。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跋山涉水,終于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余年,苦身戮力,終于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擺宴姑蘇臺。”在成功輔助越王滅吳后,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对浇^書》記載:“吳亡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對西施和范蠡泛舟五湖的故事,文獻記載一筆帶過,并沒有詳細記載。五湖究竟在哪兒呢?如今,上蔡縣黃埠鎮和無量寺鄉,仍流傳著西施與范蠡優美而感傷的故事。在今天,上蔡縣黃埠鎮北邊與無量寺鄉的南邊,就有傳說中的5個湖,即王蓮湖、吳湖、宋湖、單湖和望娘湖。冬季來臨雨水較少時,五湖相望,各自獨立;夏季雨水過多時,湖面一望無際,五湖相連。外鄉人問路,當地人只能以五湖為名指路,久而久之,漸成五湖之名。由于當地常年沒有收成,不產糧食,無量寺鄉的名字就是“無糧食”的諧音演化而來的。解放后,縣政府為了規范地名,正式命名五湖為吳宋湖,但當地人仍習慣稱之為“五湖”或“吳湖”?,F在河道疏通后,五湖不再滯水,已經全部改造成基本農田,處處是一派豐收景象。
大家都會以為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范蠡肯定風光無限,其實范蠡在當時很低調。春秋時,不像現在信息這么發達,在家鄉并沒人知道他是越國的軍師,曾干過驚天動地的大事。抱得美人歸后的范蠡,決定在自己家鄉隱居起來。過日子不像童話故事那樣美好,在家沒錢可不行。范蠡決定做買賣賺錢養家。他開始做的第一筆生意就是種植苧麻,然后做成麻繩和麻紗再販賣到外地。當時,他把楚國的麻繩販運到魯國和蔡國,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貿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帶頭人。范蠡的第一桶金就是從做麻繩開始的。
范蠡為什么要做麻繩生意呢?因為西施離別家鄉的時候,什么珍貴的東西都沒有帶,只帶走了家鄉的兩樣特產“苧”和“蘿”的種子。范蠡決定種植“苧”和“蘿”,以解西施的思鄉之苦。西施為什么要帶“苧”和“蘿”的種子呢?
相傳,西施所在的苧蘿村,村子中間有條浣沙溪把村子分成兩半。溪東種植苧麻,并紡麻紗為主;溪西種植天蘿(俗稱絲瓜),以大出名。相傳“瓜高丈許,云梯及之”。如今苧蘿村附近所有的土地上基本都變成了現代化工廠,傳說中的“苧”和“蘿”我們已不能再見其蹤影。
蔡國地處中原腹地,一馬平川,道路平坦,人口密集。蔡國都城南15公里處有一個集市叫氵親鎮(今黃埠鎮),位于三國交界之金三角,生意興隆。楚國宛是一個山區,離蔡國雖只有200公里,但當時交通不便,運輸工具只有人力獨輪手推車,100斤麻繩運到氵親鎮要一個月。為降低成本,范蠡和西施決定在隱居地氵親鎮種植苧麻和天蘿。范蠡也曾把苧麻改良選育出一個新品種黃麻(俗稱好麻),后來氵親鎮也因此改名氵親黃鎮。氵親鎮的好麻種植在商圣范蠡的帶動下,發展迅速,史載鼎盛時達12000畝。氵親鎮的麻繩和麻紗遠銷到九州各地。這也是黃埠鎮作為“黃麻之鄉”的由來。如今,黃麻種植在黃埠鎮日漸萎縮,但在當地麻繩加工業仍長盛不衰。絲瓜的種植習慣也一直保留至今。境內的晨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的形式,使絲瓜種植常年保持在2000畝以上。公司所生產的絲瓜水系列護膚品備受女性消費者青睞。
說到絲瓜水,眾所周知,西施有心痛的毛病,這病其實是傷寒后遺癥。據說,西施小時候和村里很多人都曾得過傷寒并咳嗽不止。神醫扁鵲云游到此,出一單方治好了村里所有人的病。這個單方就是飲用天蘿藤滋水(即絲瓜藤剪斷的傷流液)。《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浙江蕭山一位老太婆賣肺癰藥水,三服立愈,門如市,已數世。王圣俞曾得其方述之,即藤滋水也。”現代人主要用絲瓜水來美容。據老年人講,解放前黃埠當地有一種很有名的小吃叫小磨香油凍。相傳也是西施從吳國帶來。小磨香油凍為透明膏狀小食品,甘甜可口,入口綿香,久食壯元氣,益精神,去污垢,作為洗臉和洗澡用,配以絲瓜瓤搓澡,泡沫極為豐富。沐浴洗面,香氣逼人。有“一日口香,十日手香,三十日衣被香,四十日下風迎人香,五十日把人手亦香”之說。這也是西施保養皮膚的秘密之一。
隱姓埋名的西施和范蠡在蔡國由于經營有道,致富有方,九年之中,至千金,逐至巨萬,富甲天下。以至引起了孔子的注意,孔子于是率子路、子貢等弟子前來拜訪。子貢原來在游說越國和吳國攻打齊國時,曾和范蠡有過一面之緣,今日突然造訪發現這對夫妻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越國軍師范蠡和吳國娘娘西施。當時,孔子大吃一驚,并力請范蠡出山,以解當時魯國之危。當時,范蠡已無心眷戀政治。西施看到他們多年隱居的生活被孔子師徒打破,知道此地不易久留,于是勸范蠡馬上散盡家財舉家外遷,離開了蔡國氵親鎮。他們先遷往肥城陶山,改名陶朱公,后又遷往齊國,改名鴟夷子。這就是著名的“范蠡三遷”。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于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