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注冊“熔斷”以后看監管
摘要: 據媒體報道,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深圳監管層也釋放監管收緊信號,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
據媒體報道,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深圳監管層也釋放監管收緊信號,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這如同股市的熔斷機制,讓熱得失去理智的P2P平臺能稍稍冷靜一下。
P2P平臺概念進入我國只有幾年時間,但截至2015年12月底,P2P平臺公司達4948家,其中,深圳就占了總量的近一半。P2P平臺的出現對于緩解中小企業、居民融資難發揮了積極作用,也有效提高了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監管不到位,圍繞P2P平臺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據相關機構統計,到目前為止,有問題的平臺公司已超過了1100家。
眾所周知,P2P的基本含義就是點到點的交易,通俗地講,P2P就是當紅娘,而不是自己直接相親、直接配婚。但是,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P2P平臺公司做起了既吸納公眾存款,又放貸的交易,從而導致P2P領域的風險越來越大、信譽越來越差。
2014年12月11日,美國的LendingClub在紐交所上市,IPO價格為15美元,上市首日漲幅高達56%。相反,中國的宜人貸發行日當天股價最高僅為10.20美元,與發行價10美元基本持平。此后兩度跌破發行價,跌幅達9%。出現這樣的現象,并不在于公司效益的好與差,而在于美國投資者對中國P2P平臺公司的信任度不高。這也從側面說明,我國的P2P平臺發展,確實到了需要規范的時候了。
很顯然,暫停新的P2P平臺公司注冊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便不再批準一家P2P平臺公司,也不等于P2P領域就風平浪靜了,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如何加強監管。所以,深圳在對P2P平臺公司進行注冊“熔斷”的同時,更應當思考如何加強監管的問題,從而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把P2P平臺公司的行為關進“籠子”,使其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譚浩俊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